環保紀念日
發表時間:2009-3-16 16:15:12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古老師
點擊/評論:2806/0
環保紀念日
國際濕地日
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根據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RAMSAR)簽定的《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咸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禽類的生息和遷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為地球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斷加重的水污染敲響警鐘
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蓋洛德 納爾遜提議,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的講演會。不久,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丹尼斯 海斯將納爾遜的提議擴展為在全美舉辦大規模的社區環保活動,并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天,美國有2000多萬人,包括國會議員、各階層人士,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環保活動。在全國各地,人們高呼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在街頭和校園,游行、集會、演講和宣傳。隨后影響日漸擴大并超出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形成為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4月22日也日漸成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環保活動。
世界無煙日
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以提醒人們重視香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世界環境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各國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一些跨越國界的環境問題頻繁出現,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步進入國際社會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并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SPAN lang=EN-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