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對瀘州高中來說,不是一種時髦的提法,而是辦學過程中的一種境界、一種理想追求,它是瀘州高中的治校方略。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尋求法律支撐。”這是瀘州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肖林的一段名言。那么瀘州高中怎樣實施依法治校?取得了哪些成效?最近筆者進行了采訪。
建立長效機制,為依法治校提供重要保證
學校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校長肖林為組長,副校長王曉榮、趙曉林、李渝江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年級組長為成員的依治校領導組,做到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各部門各負其職,形成網絡,分工合作,責任到人。法制領導組負責制訂規劃,部署工作,研究情況,解決問題,每年開會不少于4次。領導組成員作風求過硬,求真務實。組長肖林每期都要在全校教職工大會和朝會上作依法校工作專題報告,以此不斷推進依法治校工作。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基礎。為此瀘州高中制訂了一系的規章制度,并將這些規章制度收集整理,匯編成《瀘州高中學校管理文匯》發到師生員工之手,讓師生員工認真學習,深入領會,自覺遵守。市人大曾對《文匯》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些制度涵蓋廣,從校長到職工,從教師到學生,從教育教學到后勤服務等各個層面、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中實現了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
“經費保障”是做好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條件。瀘州高中每年都要撥出足額的經費用于購置法律圖書、法制教材,音像設備,宣傳資料,制作法制宣傳欄、櫥窗、展板,培訓學校領導和師生員工,或用于其他普法工作開支,使依法治校工作順利開展。
積極爭取法制教育外援力量。學校先后聘請五月花律師事務所劉先賦和時代永嘉律師事務所鄧筱鄲為常年法律顧問,為學校重大決策提供法律咨詢,保證學校決策和規章制度的正確性、合法性;與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協議,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聘請司法部門領導、有關法律專家為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每期到校作法制報告1至2次。
開展宣教育活動,提高師生員工的法律素質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都以不同的形式參加過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法制專題培訓,認真學習研究過教育法學理論,依法治校的理念成為領導班子推動學校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學校將省教廳“五五”普法辦公室編寫的《“五五”普法干部教師手冊》作為主要學習教材發到每一領導干部和教職工手里,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利用中心組學習、每周一次的教工政治學習、間周一次的黨員組織生活和組織學習時間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同時還積極拓寬法制課堂教育主渠道,各班除間周一節法制教育課外,還將法制教育有機融入各學科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做到“潤物細無聲”。如語文課凡涉及名勝古跡類課文學習,就引入《文物保護法》;地理學科就要講到《土地法》、《環境保護法》等等。
瀘州高中還十分重視普法宣傳,<SPAN style="FONT-SIZE: 16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體;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