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林彪之死
作者:鄭海淵 高二29班
林彪,軍事家。原名祚大,字陽春,號毓蓉。曾用名育蓉、育榮。生于湖北黃岡林家大灣。1925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在校轉入中國共產黨。在“九一三事件”之前,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元帥軍銜。
關于林彪的死,由于資料的不齊全和國際、國內政治的問題,一直都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西山鎮壓說”、“導彈擊落說”和“飛機失事說”。林彪死后,國內外出現了各種說法,有些人打著“未亡人”、“了解內情的人”等等的旗號胡編亂造,讓本來事實就不清楚的林彪之死更顯復雜。不過,隨著新資料的陸續出現,林彪之死的真相逐漸開始浮出水面。
“西山鎮壓說”說的是林彪壓根就不在失事那架飛機上,而是在上飛機之前就被刺殺,死在了“玉泉山”。該說法出自號稱為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一本《揭開林彪死亡之謎》的專著,書中的內容除油中共中央公布的三批林彪專案組材料之外,其異說完全是引用“中共高干”趙研極的回憶錄。但根據最近幾年有些記者人士的調查,中國各高層系統中從未有“趙研極”此人。“西山鎮壓說”不攻自破。
有些人看見林彪所坐的那架飛機殘骸上有一個大洞,因此,民間就出現了“林彪飛機是被導彈擊落”的說法。但是,仔細查閱資料后,我們就可以發現:此說法不對!林彪等人當時乘坐的是空軍256號英制“三叉戟”飛機。空軍司令員王海曾撰寫回憶錄,其中提到他根據周總理指示,成立了一個專業班子論證林彪專機出事原因。其中提到洞孔問題,他們認為是機翼中電路起火引起爆炸。他們從技術方面得出結論:如果導彈擊落,則洞孔應當穿透,而所謂洞孔世紀是呈單面炸開,而鋁刺外翻,從這一點證實,該洞孔并非導彈所致。另外,中國導彈想要把蒙古溫都爾汗的打下來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當時中國裝備的導彈最遠射程只有200多公里,爾中國離溫都爾汗則至少有1100公里!民間還有人說擊落林彪飛機的導彈是毛澤東和周恩來下令發射的。但是毛澤東說“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都是沒有辦法的事,讓他去吧!”(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時念堂 孫煥英);周恩來也曾承認自己并未下令發射導彈。“導彈擊落說”顯然錯誤。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我們再來看“飛機失事說”。這種說法是說林彪的飛機是因油料問題自燃爆炸的,這與中共中央的調查報告一致。而什么又會導致飛機爆炸呢?炸彈?這個不大可能,林彪上飛機前畢竟也是國家副主席,況且他們既然要叛逃,在上飛機之前肯定會仔細檢查飛機,排除危險。那么就只有一種可能了:迫降失敗。為什么迫降呢?沒油料?可是根據后來的調查,飛機墜毀時,機上至少還有2500公斤的油。這就給我們提出了疑問:為什么目的地是蘇聯的飛機會在蒙古境內迫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林彪登上那架256號飛機的目的說起了,即林彪究竟是出逃還是被人挾持?
在最新的“林彪出逃航線示意圖”中,我們可以發現,256號飛機在墜毀前本來已經快到達蘇聯了,但在臨邊境線時卻又折了回來,朝著中國境內飛去,后來才墜毀在溫都爾汗(2001年2月號的《中華兒女》雜志上刊登的林彪專機機組成員康庭梓的文章《林彪座機強行起飛之后》)。也有資料證明這種說法:“。。。。林彪和他的妻、子都死在飛機上,三叉戟墜毀的時候,不是在尋求庇護的路上,而是正向中國方向飛行。林的妻、子可能強迫林改變意志逃竄蘇聯。。。。。蘇聯官員的證詞說:“飛機先向西飛,后來改向北飛。在飛到蘇聯和蒙古邊境時,又折回來向南飛”。彼得采訪了兩次去調查林彪之死的克格勃小組。該小組一成員說:“我們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查清楚林彪死亡的情況,但我們既不能告訴中國人,也不能告訴蒙古人。只有四個人知道林彪死亡的真相: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亞歷山德魯和我。”。。。。“(王兆軍所著《誰殺了林彪》,臺灣世界書局1997)文中的彼得即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資助的記者彼得漢納姆,這位記者對“九一三事件”的調查證實了林彪確實死在256號飛機上,而不是中國境內。這段材料中蘇聯官員的話我認為也是可信的,因為當時蘇聯的雷達是可以監測到蒙古全境的,對于一架隨便闖入蒙古境內的飛機他們肯定會密切關注。而對于國內的林彪飛機是直線飛向蘇聯墜毀的說法我不敢茍同:“。。。。眼看目標靠近邊界線移動,1:50飛出國境,進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并在逐漸下降高度,知道我地面雷達上的信號于溫都爾汗以南消失。李德生立即向周恩來報告了雷達信號最后消失的位置。。。。”(朱秉秀敘述,見周敬青的文章《是周恩來不個外逃的林彪返回著陸?》,發表在《黨的文獻》雜志1999年第4期,朱秉秀,時任軍委空軍指揮所值班作戰參謀)。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256號飛機是“于溫都爾汗以南消失”,但飛機墜毀于溫都爾汗“東北”(孫一先《在大漠那邊---親歷林彪墜機事件和中蒙關系波折》(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278、263頁。孫一先,時任我國駐蒙古武官),這就可以說明,當時林彪的飛機超出了我方的雷達監測范圍,這是技術水平的限制,而在當時,蘇聯視蒙古為自己的勢力范圍,肯定能監測蒙古全境的空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跟相信林彪的飛機掉過頭。
那么,飛機為什么掉頭?
再看幾段材料:“回到大隊值班室不大功夫,劉吉純副科長帶著林立衡來找我,說有要緊事情……”葉群,林立果要帶著首長逃走。他們先到廣州,然后再去香港……你看怎么辦?“林立衡急切地問。“你說的這些可靠嗎?”我驚異地問。“可靠。這是葉群當面給我布置的,她讓我馬上回樓準備,讓我跟他們一起走……我不能跟他們一起走呀。你看我該怎么辦?”在夜暗中,我仍然能感覺到她那真誠期待的目光。她所講的,使人不能相信。象林彪這樣的黨的高級領導人,怎么可能跟老婆孩子去香港呢?”(8341部隊大隊長姜作壽發表在《中華兒女》上的訪談錄。中央警衛團當時的代號為8341)“大約(
既然林彪不會主動去蘇聯,那么是誰讓飛機改道去蘇聯的呢?也就是說是誰脅迫或者劫持林彪?在當時機上的人來說,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林立果和葉群(林彪之妻)了。256號飛機上總共7人,除了林彪、林立果、葉群,機上還有3名機械師和1名駕駛員。在這七人中,機械師和駕駛員應該不會被允許攜帶武器,而作為林彪親屬的林立果和葉群有充分的理由和足夠大的權力攜帶武器(林立果當時手握空軍指揮大權)。而且,林立果雖然只有二十幾歲,但他卻對政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對權力的渴望甚至比林彪還大!對他,毛澤東應該也是有準備的:“1970年7月31日,在林彪、葉群的策劃下,林立果在空軍司令部干部大會上坐了一個所謂的“講用報告”。他這個報告的講稿是王飛、周宇馳等人寫的。林彪聽了“講用報告”的錄音后,說什么“不僅思想像我的,語言也像我的”。8月4日,他們還把“講用報告”的錄音拿到空軍“三代會”上播放。吳法憲吹捧說這是“放了一顆政治衛星,是天才”。周宇馳、王飛、陳勵耘吹捧說,這是“第四個里程碑”,林立果“是全才、帥才、超群之才,是第三代接班人”等等。毛主席知道這些事后,非常不高興,多次提出批評。他說:“不能捧,二十幾歲的人捧為“超天才”,這沒有什么好處。”他還說,那些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有些是開得好的,也有好多是開得不好的。“(姚文元,《回顧與反思》)很多反革命的命令都是林立果說的。要是說林彪想要奪權,林立果更想要奪權。
我個人認為,在“林彪反革命案”中,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林立果,林彪可能是個被利用的“傀儡”。林立果在未叛逃之前,聯合葉群唆使林彪發動政變,企圖在政變成后等待林彪死亡,然后自己接替林彪,建立“林家王朝”(林彪曾受過傷重傷,當時身體狀況已極差)。但是,不幸的是他們的計劃敗露了,于是林立果就又想了一個招:到蘇聯去,讓蘇聯幫忙。可是他的父親林彪卻不干,林彪深知,只要到了蘇聯去,那就是叛國大罪。林立果便用槍挾持林彪下令飛向蘇聯(墜機現場有一支手槍,李文普也曾說林立果曾用一支手槍打傷過他)。當飛機飛到蘇蒙邊境時,林彪奪回了手槍,并下令按原路線飛到廣州,但油料不足,只好先迫降加油,但迫降失敗,飛機爆炸,機上7人全部喪生。
綜上所述,我認為林彪確實叛黨,但是否叛國還需要更多的資料來研究。
以上內容均為個人觀點,某些內容因證據不足純屬猜測,真實的歷史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補充才能被解釋清楚。
教師點評:本文在查閱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大膽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對于別人的觀點干預質疑是難能可貴的,求真求實的歷史研究精神更是值得嘉獎的。新的歷史成果的出現就是在不斷大膽提出假設,小心求證的基礎上的。不足之處是羅列史實較多,個人論述較少。(明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