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高級中學校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Middle School
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漢代儒學
發表時間:2011-1-7 22:53:50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lgls1
點擊/評論:36036/0

一、學法指導

 

1、從“無為”到“有為”:西漢初用“道”,“無為而治”,主要是當時的社會形勢決定的;漢武帝時用“儒”,也是因為當時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所以,治國方略、治國思想的選擇是由當時的社會存在決定的。一種學說能否成為社會的統治思想,關鍵在于是否適合當時的形勢和是否滿足統治者的需要。

 

2. 董仲舒的新儒學

 

1)必記結論──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摻雜了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因而受到統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2)巧記方法

 

內容

本質

作用

特點

一統二獨權神授,三綱五常為美德

文化專制

主流、正統

外儒內法

 

3)警示和認識──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是儒家思想成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的正統思想,統治中國達兩千年之久,對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同時也有封建迷信落后的一面,應當科學的區別對待。

 

二、知識結構   

 

 

三、重難點分析

 

1. 從“無為”到“有為”

 

1)漢初的“無為而治”

 

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漢初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表現:與民休養生息

 

措施:

 

①減輕田租;

 

②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

 

③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

 

2)漢武帝的“有為而治”

 

原因:

 

①漢朝經濟實力的恢復和增強;

 

②社會潛伏著危機:王國問題、土地兼并、匈奴為患等

 

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的發展趨勢

 

2. 董仲舒的新儒學

 

1)含義:董仲舒把諸子百家中的道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

 

(2)目的:給統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張實現大一統,以加強君權,維護君主專制;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維護思想上的封建專制。總之是為了適應統治者的需要,維護統治

 

3)思想主張

 

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針對加強君權需要,宣揚“君權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

 

4)特點:新儒學以儒學為基礎,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具有神學色彩,其哲學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義的

 

5)評價和認識

 

主張

評價

認識

大一統,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大一統雖然充滿唯心色彩,卻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大一統的國家,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國統一的需要;扼殺其他不同學術流派的做法不可取。

①董仲舒適應時代要求,采眾家之長,對儒家思想加以創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

 

②對新儒學思想要辯證對待,認識其積極性和消極性,棄其糟粕,批判繼承

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是唯心主義;

 

但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有利于封建統治長久。

三綱五常

宣揚綱常倫理是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應批判;但是“五常”中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部分內容,應該弘揚,尤其是其中的“信”為今天社會的迫切需要,孝道應當注入社會主義的道德內涵,是人們的社會義務。

 

3. 漢武帝尊儒的原因、措施和影響

 

1)原因

 

漢武帝時期,北方和南方邊境不寧、王國勢力威脅中央、 土地兼并、階級矛盾激化,這些要求加強中央集權

 

儒學的自我調節符合中央集權的要求──吸收大一統的思想   (根本原因)

 

2)措施

 

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

 

政治方面:用文學儒者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

 

教育方面:興辦太學,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

 

3)影響

 

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儒學地位大大提高。

 

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續兩千年之久。4.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的發展

 

4. 董仲舒以后的儒學與先秦儒學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學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學被當成真理而獨尊

 

2)先秦儒學談論現實問題,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學談論神學

 

3)先秦儒學是對“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學則成為儒者的“政治敲門磚”。

 

4)先秦儒學處于充實發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學則被當作“圣經

 

四、易混易錯點辨析

 

例一:戰國秦漢時期,思想界由“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所反映的根本問題是(   

 

A.中國思想文化出現倒退           B.封建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

 

C.商品經濟有了很大發展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加強

 

答案:D

 

辨析:抓住題干:由“百家”到“獨尊”的本質是一種專制。故答案為D

 

例二:下列關于董仲舒的思想評論不正確的是(   

 

A.禁錮了人們的頭腦,鉗制了人們的思想,是專制主義的表現   

 

B. 突出儒家主導地位,使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   

 

C.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動搖    

 

D. 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答案:D

 

辨析:本體主要考查對“天人感應”學說歷史作用的理解。“天人感應”一方面強化了皇權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又借神對皇權有了一定的約束。故答案為D

 

例三:儒家學說到了漢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即(   

 

A.君權神授         B.獨尊儒術        C.人定勝天       D.實行“仁政”

 

答案:A

 

辨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要清楚儒家學說在漢代是怎樣發展的,其代表人物是誰,有哪些主張。漢“獨尊”既是主張,更是賦予“新”之后的結果。“仁政”思想是繼承先秦儒家思想,“人定勝天”是荀子的觀點。故答案為A

 

例四:董仲舒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體現在(   

 

A.“大一統”思想         B.“省徭役,寬民力”

 

C.三綱五常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答案:C

 

辨析:董仲舒思想的保守性主要體現在其倫理觀上,強化封建等級,強調封建倫理綱常。故答案為C

 

五、體驗高考

 

例一:(2005年天津高考)漢武帝“獨尊儒術”,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主張           B.“民貴君輕”的思想

 

C.“性善論”                             D.“大一統”的思想

 

答案:D 

 

辨析:本題考查對“獨尊儒術”政治含義的理解。董仲舒主張把儒家思想定于一尊,罷黜其他學說,以統一思想,其目的是維護和鞏固封建國家的統一,實現“大一統”。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在客觀上對維護西漢的統一、打擊分裂勢力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例二:(2007年寧夏文綜.30)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是(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于權術

 

答案:C

 

辨析:本題考查董仲舒新儒學的含義。A項表述屬于宋明理學。BD兩項不符合史實。

 

例三:(2008年潮州模擬)董仲舒新儒學的特點是(    )

 

A.完全拋棄先秦儒學          

 

B.只吸取了法家思想內容

 

C.宣揚“君權神授”          

 

D.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答案:D

 

辨析: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以及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學是對先秦儒學的繼承和發展,故A項錯誤;B項敘述不完整;C項是新儒學的內容而非特點。

 

六、演練廣場

 

一、選擇題

 

1.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A.徹底拋棄法家思想        

 

B.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C.向西域傳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為官僚隊伍主體

 

2.漢武帝賞識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A.漢武帝“舉賢良”的用人政策      

 

B.董仲舒倍受各級官員推薦

 

C.董仲舒對漢武帝忠心耿耿      

 

D.董仲舒的思想適應時代的需要

 

3.董仲舒對儒家學說做了較大的改造,其本質意圖是(   

 

A.向漢武帝謀求高官厚祿           B. 發揚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學說適應統治的需要       D. 提醒當權者要實行仁政

 

4.有人說:“董仲舒……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下列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C.實踐德政,推行教化

 

D.“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5.“董仲舒是有漢一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封閉自我,因循守舊等等劣根性,都與之直接相關。”(馮天瑜等著《中華文化史》)這一觀點(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      

 

B.肯定董仲舒的“獨尊儒術”主張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統”學說      

 

D.否定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學說

 

6.漢武帝時,兩座宮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說,災異是天意的表達,應該誅殺不法諸侯和不法大臣。漢武帝召集群臣討論,很多重臣憤怒的建議處死董仲舒,但漢武帝卻赦免了他。這個故事說明(   

 

A.董仲舒借題發揮,漢武帝寬宏大量        

 

B.漢武帝內心不反對君主借天意行事        

 

C.董仲舒言者無罪,諸大臣量刑不當         

 

D.漢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對災異天意說

 

7.假如你是漢代的一名學生,若想進入全國高等學府接受教育,你應該去(   

 

A.長安、太學           B.洛陽、書院

 

C.南京、國子監         D.曲阜、孔廟

 

8.董仲舒在《深察名號》中認為“天生民性,由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一下對這一思想理解最準確的是(   

 

A.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 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       

 

C.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

 

D. 認為民性本善,君權神授

 

9.儒學從先秦時期的民間學說到漢代轉為官方學說,主要是因為(   

 

A.儒學內部的改造             B. 統治集團的斗爭        

 

C. 社會環境的變化            D.其他學說的衰落

 

10.春秋戰國時期,不僅是社會政治、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也是學術發展、文化昌盛的時代。但是這種局面到了漢代發生了變化。

 

請回答:

 

1)概括春秋戰國時期“學術發展、文化昌盛”所呈現的歷史現象,并從經濟、政治和階級結構等方面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2)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在調整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社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張?

 

3)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儒學人才輩出,但是儒家思想并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概括西漢中期,儒家思想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參考答案:

 

1.B.本題考查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A項不正確,漢武帝接受儒家思想,但是并沒有徹底拋棄法家思想,如法家主張的以嚴刑峻法統治百姓等思想,都被他納入統治思想并實行。C項不符合史實,D項不是主要目的,漢武帝接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要目的是用思想上的統一來鞏固政治上的統一。。

 

2.D.董仲舒的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抓住“根本原因”。 故答案為D

 

3.C一定思想取決于一定社會存在。而董仲舒改造儒學的本質意圖是適應現實需要,適應統治者的需要。故答案為C

 

4.B.西漢董仲舒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思想,為皇權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統治思想,逐步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逐步神學化、宗教化、教主化。

 

5.D.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從“封閉自我,因循守舊等等劣根性”可以排除AB兩項,“大一統”學說和民族性格沒有多少關系。故答案為D

 

6.B.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有利于加強君權,迎合了漢武帝的需要,因而漢武帝赦免了他。

 

7.A.考察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在中央設立太學,同時,下令在各郡縣設立學校。若想進入最高等學府接受教育,只能去長安的太學。

 

8.D.材料的核心意思是教化百姓完成善性是上天立王的本意,這充分體現了董仲舒民性本善、君權神授的觀點。

 

9.A.漢代董仲舒對儒家思想加以發揮,糅合道家、法家等諸子思想,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大一統”的主張。儒學內部的改造和發展,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所以成為官方思想。

 

10.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概括問題的能力,第(1)問主要考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的原因,結合第1課的學習內容應該不難作答。第(2)考查孔子、孟子關于“仁”的思想主張,要抓住“調整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社會”。第(3)問考查西漢儒家思想的地位變化。

 

答案:(1)現象:百家爭鳴

 

原因:①經濟:井田制逐漸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漸形成。②政治:分封制瓦解,新制度尚未建立。③階級結構:出現地主階級和農民、小手工業者等不同社會階層。

 

2)孔子:仁、禮;孟子:仁政

 

3)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主流思想(正統)。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lgls1
av少妇激情中文字幕,国产又黄又爽一级黄片,久久国产色AV老熟蜜臀aV,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