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采摘和栽培技術是今年春期瀘州高中學生勞動實踐活動的重要課程。2月28日,筆者隨該校高一(10)班的學生到納溪區沁宏茶葉公司,親自目睹了學生的采茶勞動。
沁宏茶葉公司在納溪區天仙鎮瀘州高中學生勞動實踐基地附近,該公司與實踐基地密切合作,為瀘高學生提供學習茶葉生產技術的機會和條件。在起伏連綿的山坡上,茶葉正郁郁蔥蔥地抽芽,正是采摘首批早茶的重要時節。女生提前進入茶山,公司技術人員向她們詳細講解、示范茶葉的采摘方法,她們邊聽邊模仿,神情專注,興趣高漲,很快就掌握了采茶技術要領。技術員范貴祿非常欣賞瀘高來的小徒弟:“這些娃娃比大人好教,他們很聽話,一學就會。而且眼力好,采摘得干凈。”隨后,男生進入茶場,范貴祿干脆叫女生當男生的師傅。
范天祿還是公司所在地天仙鎮文登村9社的老社長,他認為學生們來采茶是對農村經濟建設的大力支持。而公司老總朱毅則是瀘州城里人,他在該村投資200多萬元興辦龍頭企業,除自己租地200畝種植茶葉外,還帶動村民種茶1000多畝,他說:現在正是搶摘早茶的關鍵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他非常歡迎學生們來參加勞動。
在采茶活動中,男女學生展開了拉歌采茶比賽,要歌唱得多唱得好、茶采得多采得好才能取勝。山坡上沸騰了,《挑擔茶葉上北京》、《采茶歌》等歌聲從青澀的嗓子中飛出來,漫過山坡,飄向云天,引起過往的行人駐足觀賞。比賽結束,女生比男生多采茶葉1.5斤,歌聲比男生更富激情和感染力,女生勝過男生。班主任曹瓊英的評價是:學生們守紀律,放得開,在辛苦的勞動中享受到了精神愉悅。
把茶葉送到制作車間,濃濃的茶香沁人心脾,學生們參觀了茶葉的制作過程,向車間工人請教了一些他們不懂的制茶工藝和茶葉經營情況,當聽說1斤如雀舌樣的干茶葉能賣1000多塊錢時,都非常感嘆。
采茶活動使學生們很受教育。一名女生說她體會到勞動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勞動成果。一名男生說他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身體得到了鍛煉,還學到了不少知識。有的學生認為,他們很佩服企業老總的創業精神,要開創一番企業很不容易,除了要有膽識外,還要懂市場、得苦。
“開設勞動術課,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都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勞動培養。通過勞動實踐鍛煉,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勞動光榮,從勞動中培養高尚品德。”瀘高德育處主任王建波向筆者講述了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