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秦始皇嬴政
2010級18班 張丹丹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啟用“皇帝”尊稱的帝王,也因此,他自稱始皇帝,而皇帝這一稱號也不僅是一個身份的象征,那也是權力的象征,所擁有的乃是秦朝最高的的權利。
秦始皇是第一位統一六國并建立大統一帝國的君主,他對歷史作出的有益的推進作用是無人置疑的。但秦朝這一歷史插曲卻既是宏偉又是悲哀的。
嬴政,他是現代學者似乎在永久探討著的一個謎一樣的帝王,也是考古學家最有興趣的發掘對象。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皇帝制度的創立者,也就是使中國進入了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第一人。他一生并天下、稱皇帝、廢分封、置郡縣,統一了全國的字體、錢幣、度量之法、權力大小、行為舉止與法律綱常,這對于中國之大統一,對于中國政治的建立,對于中國民族的傳承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關鍵作用,對后世的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響。
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譽之者稱其為“千古一帝”,毀之者則稱其為專制獨裁的“一代
“秦始皇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和經濟上的統一。”(摘自:維基百科網)這是人們都認可了的言論,我也在其認可者之列,因此,我還是很仰慕秦始皇的,但當我知道了、了解到了他更多的事跡時,我也為那些悲慘的事情動搖了。所以,到了現在我與大部分人一樣:喜歡他的成就,卻為他成就的過程而感到反感。但誰又能說明這不是歷史進程中的必然所致呢?但誰又能否認那些殘酷的史實呢?這真實感情上的矛盾體,理智上的統一體呀!
秦始皇還被人評價為專制獨裁、橫政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的君主,成為中國文化中代表
秦始皇推行的是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為了成功推行這一法學,秦始皇做出了令天下世人皆憤恨的一個重大歷史舉動——焚書坑儒。這一極端措施的施行,導致秦始皇得罪了知識分子階層,因此,秦始皇也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在我的觀點中,我相信,若秦始皇如漢武帝對百家學說的做法一般,秦,可能還會多延續一會兒吧,但秦就是秦,漢就是漢,惋惜之處舉不勝數啊!假如,我只是假如,如果秦始皇真的得到了長生不老藥,那么,他會不會多一些耐心去更好地治理秦朝呢?我想,大概不會吧。因為他是那個時代的始皇帝,他是嬴政,秦朝的開國帝王。
在一統六國之后,秦始皇嬴政所怕的大概只有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消逝了吧,他,似乎從未把天遣放在心上呢。
說句老實的話,我很厭惡大統一之后的秦始皇,因為他在大一統之后,喪失了進取方面,他志得意滿,耽于佚樂,他去求神仙,征人修宮室,殘酷的壓迫人民,到處游走,消磨歲月,無聊得很。秦始皇在修筑長城時,為了建成它,秦國每年征發民夫四十余萬,施工又多在蠻荒偏遠之地,民夫死者不計其數,據《史記》所述,民夫的尸骨填平了溝壑。(摘自:維基百科網)
秦始皇的所作所為有令人慨嘆的,也有令人發指的,但無論他的事跡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什么,他也終究是中華民族傳奇中的一代帝王,備受爭議的一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