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高級中學校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Middle School
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 首頁 => 學科中心 => 教研組 => 歷史 => 學生天地 => 學生論文 => 文章正文
科舉制度下知識分子的人生沉浮
發表時間:2011-3-13 22:15:25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lgls1
點擊/評論:5732/0

科舉制度下知識分子的人生沉浮

高一 十九班   郭聲玥

 

古時科舉制度一方面為知識分子創造了平臺,而另一方面,中國重文不重理的傳統觀念也制約了知識分子。

選拔人才自古是統治者的難題,就有笑語問“21世紀什么最貴?”答曰“人才。”在古代,同樣流傳著“人才可遇而不可求”的俗語。在隋朝以前的中國統治者對于人才的選拔采用了各種方法,秦朝的選士、養士制,,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和魏晉南北朝時的九品中正制都是運用推選或者考察的方式,而這樣所選拔的人多處于貴族皇家,一般平民不得入選。直到后來在隋朝定型的科舉制度才為平民百姓提供了機會,這才使知識分子得以出現并發展。

科舉制度下的知識分子讀八股、寫八股,一生只為了躍那官僚的大門死讀書。封建專制統治一向偏向于貴族子弟,平民百姓本沒有資格參政議政,但科舉制度的興起打破這一門欄,重學的風氣曾一度被推向高潮。在中國,萬事開頭難才最公平,皇帝需要確確實實能輔政利國的人才,考官兢兢業業主持,不敢半點疏忽,考員們更是卯足了勁。所以最初的知識分子們是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只要好好讀書,科舉就是通向美好前途的光明大道;只要有學識,任誰都有可能踩在萬民之上。這是何等的榮耀,是千百年來平民百姓從不敢想的美夢,而科舉制度實實在在地做到了。所以在這時,有學問是件了不起的事,人人都爭相學習,畢竟只要考過當了官,生活就完全不同了。隋唐時的科舉雖不完善但大體是偏向好的方面,所以在那個時期的中國國力極其強盛,是后來的各朝代所不能達到的水準,這應該跟政治和文化的結合分不開。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這種公平公開的制度變了味。博學善政不再是統治者作為選拔人才的依據,他們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而考官收受賄賂、作弊手法千奇百怪,可謂無所不能。這種轉變對真正的知識分子來說本是致命的,就如同硬要逼一個中國大廚去做西餐一樣,限制體裁、限制內容,這讓知識根本無處利用,只能死記硬背儒學經典,挖空心思猜度主考官的喜好。可當時的知識分子多么無奈,科舉已成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了,一篇八股文可能讓自己平步青云,沒有人愿意一輩子做一個沒出息的人。夾縫中生存的知識分子只能迎難而上,并最終走向封建制度下日益腐敗的官場。

同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心理更是極大的挑戰。在古時,窮書生們考試一波三折,幾十年不中,往往人到中年更甚者花甲才得一名次,例如范進,五十四歲才中秀才,后來好不容易中了個舉人竟也惹得左鄰右舍態度大變,他幾十年來的貧困、屈辱一旦過去,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一旦改變就使他喜極而瘋。這是多么扭曲的功利社會,這樣的因科舉制度所產生的家庭悲劇數不勝數,在現在看來更是至多冤屈,至多悲情啊!

此外,科舉制度進一步導致了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政治化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這樣的關系常在官場中拉幫結派、官官相護,這也就致使原本斯文雅致的文人逐漸官僚化,知識分子也就失去最初的書生氣。這樣的圈子里彌漫著追求功名的風氣,知識分子不能對社會發揮真正的道德教化功能,民間的風俗也就隨之變壞了。

關于科舉制度的評價多半是好壞參半更偏向壞的方面,它開創了這樣一種新興的選拔人才方式,為世界做出極大貢獻;但另一方面,它嚴重的摧殘了古代知識分子,讓其的人生呈現大起大落并讓文化向扭曲方向發展。這就使得我們不得不為當時的知識分子惋惜,科舉發展到后來,有多少中舉者是真的有知識有文化能為治國安邦做貢獻呢?

于是中國便如這些知識分子的知識一般逐漸走向沒落了啊!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lgls1
av少妇激情中文字幕,国产又黄又爽一级黄片,久久国产色AV老熟蜜臀aV,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亚洲中文字幕a∨在线 | 亚洲日本人成一区 | 亚洲精品秘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