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詹孟毓
牛事:年級第一名,并在音樂、影評、書評、作文、英語演講等方面有所造詣
發生地:瀘州高中高2010級(高一)6班
瀘州高中,臥虎藏龍之地。挑燈夜戰、你追我趕,要拿第一談何容易?或許要有比別人更精妙的學習方法吧,或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吧。可惜這不是當代中學生們的理解。
說到這,忍不住為新課改鼓掌。從與詹孟毓的交談中記者發現,他是一位對生活有思考、充滿激情的人,并不滿足于課堂內和試卷上的知識,更傾向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正是新課改想要的學生狀態。
詹孟毓的學習范圍廣泛,涉獵了音樂、電影、美術、圖書等。民謠吉他八級:當初自己提出去學習,鉆研了四年;學習累了在寢室里彈上一首《青青校園》,緩解疲勞、舒緩情緒;室友是吉他新手,詹孟毓還偶爾客串老師指點一二。
電影達人:每當放寒暑假,或者歸宿假,都會找機會去看電影;學習之余會利用報紙、雜志了解電影資訊;豆瓣網、百度貼吧常客,網名讓人費解——“就萌允啦”,他所寫影評頗受關注,碼樓記錄100多層。
美術愛好者:當初學完吉他還想學美術,剛入門,就上高中了;不敢無視課堂內外的激烈競爭,只好把靜物素描當做“消遣”手段;畫得不好時,會很自嘲地笑一笑。
書評人:父親是語
此外,詹孟毓還喜歡攝影,雖然家里只有個卡片機,也要邊走邊留下風景;還喜歡英語演講,他說英語是自己比較有信心的學科;還參加朗誦比賽、做物理奧賽題……
詹孟毓認為自己是好奇心重,不是那種打聽人隱私的好奇,而是對自己不了解的知識的好奇。有一次做一道奧賽題,做了一個多小時沒抬屁股,最
心態是考第一名的秘訣?不盡然。要探究詹孟毓這個“全才”,還得從他對生活充滿激情說起。他認為:“或許學問是相通的吧,至少其 中有個相通的道理,因為我并不覺得所謂‘課余愛好’影響了我的學習效率,但這個道理我說不好。”
是什么道理呢?
記者手記:詹孟毓說他的理想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從陳凌霄、張軍霞,到向翔、詹孟毓,我們發現他們之所以牛,有個共同的特點:喜歡。陳凌霄喜歡拆東西、張軍霞喜歡挑戰、向翔喜歡寫作、詹孟毓喜歡探究。同時,他們都對生活有著獨特的思考和理解,這是生長環境變遷造就,還是教育不斷前進的功勞?(轉《瀘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