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級高三地理一模模擬題
命題人:林莉 審題人:曾永艷 做題人:謝敏
“入秋日”是指日均溫連續5天小于等于22°C時的第一天。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入秋
日等時線圈,讀圖回答1~2題:
1.形成K、F兩地入秋日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海陸位置 C.大氣環流 D.緯度位置
2.屬于圖中四地主要的秋之物產的是
A.K地棉花 B.F地柑橘 C.L地馬鈴薯 D.G地蘋果
下圖是某地巖層水平分布圖,據圖回答3~4題。
3.下列四幅剖面圖與沿ab剖面線的剖面圖一致的是
4.圖中甲處地形與地質構造的組合正確的是
A.山谷——背斜 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背斜
下圖示意1978-2008年我國四城市人口變動統計情況(注:人口遷移差額率為人口遷入與遷出的差額占總人口的比重)。讀圖回答5-6題。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凈遷出區
C.丙城市由凈遷出區轉為凈遷入區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長速度減慢
6.下列省區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變動情況的是
A.四川 B.貴州
C.安徽 D.浙江
7.關于四河流域,說法正確的是
A.甲河口鹽度最低時間出現在夏季 B.與乙河上游相連的著名湖泊是地殼斷裂下陷形成
C.丙河流域是該國的城市密集區 D.丁河三角洲主要種植有水稻和棉花
8.關于四個國家說法正確的是
A. 目前,石油、運河、棉花、旅游成為甲國的經濟支柱
B. 乙國東北部的工業地域類型與意大利東北部的工業地域類型相似
C. 丙國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國
D. 冬季從丁國東海岸航行到我國,一路都是順風順水
9.甲國的肚皮舞傳到我國,之后在各大健身房由教練教給學員,很快風靡全國。這種文化擴散現象屬于
A.擴展擴散、傳染擴散 B.遷移擴散、等級擴散
C.傳染擴散、等級擴散 D.遷移擴散、傳染擴散
10.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
A.20°N, 45°W B.20°S,45°W
C.20°N,30°E D.20°S,30°E
11.此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的日出方向是東南
B.B點的日出時間是7時
C.北京的樹木處于落葉的季節
D.阿爾卑斯山的雪線在一年中偏低
36.(36分)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二 :黃河三角洲地區面積約5000多平方千米,其經濟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200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將建成能源基地、國家一流的石油化工、鹽化工基地和農業、漁業等為主的綜合農業生產基地。
(1)描述圖中等積溫線的走向,并說明其影響因素。(8分)
(2)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面積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根據黃河流域發展狀況,說明其原因。(6分)
(3)分析比較甲、乙兩地土地生產力的差異。(10分)
(4)分析黃河三角洲成為國家一流的石油化工、鹽化工基地的依據。(6分)
(5)評價北京作為旅游城市的游覽價值。(6分)
39.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20分)
材料二:橫濱是日本著名的港口,它北起京濱運河,南至金澤,長約40千米,港內水域面積7500多萬平方米,港灣伸入陸地,水深8~20米。目前,橫濱港的設備是所有日本港口中數量最多,最先進的,擁有大型岸吊30多臺,裝卸的效率非常高。
(1)我國有關專家指出:“這次地震引發的大海嘯和核泄漏不會對我國造成明顯的影響。”請你運用相關地理知識,分析此次海嘯和核泄漏為何不會對我國造成明顯的影響?(8分)
(2)日本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三灣一海”地帶,但“一海”地區水資源缺乏,試分析該區域缺水的原因。(6分)
(3)從水域和腹地條件分析橫濱港的區位優勢。(6分)
2011級高三地理一模模擬題答案
1—5: ACABA 6—10:DACDA 11:B
36.(36分)
(1)(8分)3500等積溫線東半段接近東西走向(與緯線平行)(2分),主要受緯度(太陽輻射)因素影響(2分);該等值線西半段因受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響(受太行山影響)(2分),呈東北一西南走向(南北走向)(2分)。
(2)(6分)原因:中游黃土高原加強了水土保持工作(2分);中游修建了水利樞紐工程(2分);流域內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減少,輸沙量減少(2分)。
(3)(10分)乙地土地生產能力比甲地高(2分)。乙位于山前傾斜平原,地勢高(2分),土壤排水性好,土地不易鹽堿和內澇(2分);甲位于濱海平原,地勢低平(2分),夏秋季節低洼易澇,春季±壤鹽堿化嚴重(
(4)(6分)本區域石油、海鹽等資源豐富(2分);靠近京滬、京廣鐵路線和渤海,水陸交通便利(2分);靠近京津唐工業基地,市場廣闊(2分)
(5)(6分)有故宮、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香山等自然景觀以及水立方、鳥巢等現代都市風光(2分),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2分);構成了自然與人文和諧的景觀群,集群狀況好(2分);地域組合狀況好(2分)
39.(20分)
(1)(8分)海嘯與核泄漏發生地距離我國沿海地區距離遠(2分);我國東部沿海有廣闊的淺海大陸架,海底摩擦力較大,可有效減緩海嘯威力(2分);此時為春季,西北風還比較強烈,核輻射氣體主要向東部擴散,而我國位于日本西部(2分);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核輻射物質隨降水流到海洋,主要向北擴散,而我國東部沿海位于日本西南部(2分);海嘯與核泄漏發生地位于本州島東岸,山地地形可削弱海嘯與風力,從而削弱核輻射污染向西擴展(2分)。
(2)(6分)在瀨戶內海沿海岸地區,冬季有北部的山脈阻擋西北季風帶來的日本海水汽(2分);夏季有南部的山脈阻擋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水汽(2分);屬世界著名工業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工業與生活用水需求量大(2分)。
(3)(6分)水域條件:位于東京灣內,風浪小,利于停泊(2分);水深,全年無結冰期,利于航行(2分); 腹地條件:京濱工業區為其經濟腹地,范圍廣且經濟發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