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四幅圖.回答1—2題。
1.四幅圖中在發展農業生產時分別改造的區位因素是:
A.溫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濕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風、地形、水源、土壤
2.新疆采取坎兒井這種引水方式是為了:
A.創造旅游景觀 B.減少水分蒸發 C.防止水污染 D.節省建設成本
圖二中的陰影部分分別表示四個地區分布的四種農作物。讀圖完成3~4題。
3.圖示四個地區與其農作物對應正確的是
B.①天然橡膠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劍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黃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春小麥
4.③、④兩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的共同特點是
A.以家庭經營為主 B.屬于粗放經營
C.機械化水平較高 D.商品率低
5.四城市中鋼鐵工業形成主導因素明顯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世界鋼鐵工業從形成至今,其布局的主導因素發生了三次變化,上圖中四城市鋼鐵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按順序能正確反映這三次變化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②④ D.④①③
下圖為“工業化發展不同階段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勞動力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
7~8題。
A.a、b B.b、a
C.b、c D.c、a
8.從各產業勞動力的比例情況看,我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是
A.①階段 B.②階段 C.③階段 D.④階段
下表是我國某城市郊外四種農作物生產、運費與市場價格資料,分析后完成9—10題。
項目 作物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薯 |
市場價格(元/千克) |
30 |
20 |
12 |
6 |
生產成本(元/千克) |
15 |
12 |
6 |
2 |
運費(元/千克·千米) |
3.0 |
2.0 |
0.5 |
0.2 |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9.該城市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黃土高原 C.湟水谷地 D.山東丘陵
10.四種農作物中,單位面積產量利潤最小的農作物是:
A.花卉 B.蔬菜 C.稻米 D.甘薯
11.讀右所給城市平面圖,根據工業布局原理,正確的是( )
A.①微電子工業②紡織工業③食品工業④化學工業
B.①紡織工業②化學工業③食品工業④微電子工業
C.①食品工業②化學工業③微電子工業④紡織工業
D.①食品工業②紡織工業③化學工業④微電子工業
二、綜合題
36.由于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的進程不同,區域發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異。我們應以其他國家區域發展的歷史為鑒,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36分)
圖8為魯爾工業區和滬寧杭工業區的局部區域圖,左上方為魯爾工業區A地月平均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表1為滬寧杭工業區B地四個年份主要經濟指標表。讀圖、表回答問題。
(1)判斷A地的農業地域類型 。結合A地的氣候資料說明該地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6分)
乳畜業;緯度高夏季氣溫較低;日照較少。
(2)對比分析魯爾工業去和滬寧杭工業區形成和發展的區位優勢?(16分)
工業區 區位條件 |
魯爾工業區 |
滬寧杭工業區 |
自然條件 |
煤炭資源、水資源豐富 |
水資源、土地資源豐富 |
交通 |
內河航運、陸地等運輸方式多樣,方便快捷(水陸交通便利) |
內河航運、陸地等運輸方式齊全,方便快捷(水陸交通便利) |
市場 |
市場廣闊 |
市場廣闊 |
勞動力 |
勞動力素質較高 |
勞動力豐富,成本較低 |
(3)魯爾工業區通過產業轉型,實現了經濟再繁榮,其發展經驗對滬寧杭工業區的可持續發展有哪些啟示?(8分)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保護生態環境;完善交通運輸網
(4)B為昆山,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中小城市發展的范例,據圖8的表1,分析該地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6分)
工業(第二產業)發展迅速;利用外資;產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交通便捷
39.讀下面兩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20分)
圖一 圖二 甲 ③
(1)圖一中A為舊金山,它屬于美國新興工業地區,該地區是世界新興工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分析其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10分)
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交通便捷;軍事訂貨
(2)圖二為美國的某城市周圍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圖,結合圖上信息分析甲處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并說明理由?(6分)
甲處:漁業 理由:靠近湖泊、淡水資源充足;靠近城鎮,市場廣闊
(3)計劃在①②③④處建化工廠,應建在何處較為合理,闡述理由。(4分)
化工廠適宜建在② 理由:化工廠有空氣污染,應布局在主導風向的垂直的郊外
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