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瀘州高中(瀘州六中)高92級2班畢業生曾嶸輝,畢業后一直關心學校,最近,應學校的邀請,曾嶸輝將自己高中畢業后的經歷以書信的形式發回母校。我們為曾嶸輝同學取得的優異成績感到高興,也希望他的成功對后來的同學們有所促進。(羅德強)
附原文如下:
我1992年從瀘州六中畢業后,進入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習。中科大應用化學系92級是個人才濟濟的明星班級,畢業僅10余年便有三位同學進入2011年湯姆森路透社(Thomson Reuters)評選的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名人堂(詳情見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026/)
在這個學風濃郁,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在瀘州六中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讓我受益匪淺,在歷次期終考試中總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五名,最好成績為全級第一名,并先后獲光華獎學金和中國科大一等二等獎學金等獎勵。
我選擇的專業方向為分析化學,畢業前兩年就進入何友昭教授的實驗室從事高效電滲泵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研究,所得成果在中國分析化學和Talanta等國內外著名化學期刊發表文章數篇,并申請中國專利一項,畢業論文獲選中國科大優秀畢業論文。
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我繼續保持瀘州六中倡導的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鍛煉和競賽。我是中國科大羽毛球校隊的主力隊員,在每年校級比賽中都獲得前三名的佳績,最好戰績為包攬男單男雙冠軍,并代表中科大參加安徽省高校羽毛球聯賽獲亞軍。參加中國科大游泳比賽在自由泳和仰泳等項目中獲兩項冠軍和兩項亞軍。在中國科大92級圍棋聯賽中獲冠軍。我還是系里足球隊和排球隊的主力隊員,在中國科大每年的足球和排球聯賽中多次打入前三名。
1997年畢業前參加托福和GRE的考試并獲優秀成績(中科大學制為五年),申請到四所美國高校研究生院的全額獎學金,最終選擇了威斯康星大學(Wisconsin University),并于一年后因為和妻子團聚的原因轉學到位于波士頓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導師為David Budil 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分析化學,博士論文題目為高頻順磁共振譜儀在光合作用三線態中的分析,先后在國際化學和物理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發表文章近十篇。在攻讀博士期間,我同時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的第二學位。因此當2003年畢業時,我幾乎同時獲取化學博士學位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擁有兩個不同方向的高學歷讓自己對前途的選擇更靈活,其實選擇起來也很是艱難。最終我決定放棄繼續讀博士后和在學術界發展的機會,選擇了加入新創高科技公司Frictionless,在電子商務方向進行創業,任資深軟件工程師。公司的發展勢頭很迅猛,很快就發展了財富500強中20%的公司作為客戶。雖然當時高科技泡沫破裂,但Frictionless仍然以領先市場的產品,雄厚的技術實力和令人羨慕的客戶群獲得了企業軟件巨頭SAP的青睞,于2007年被成功收購。兼并進入SAP后,我繼續在公司的核心軟件研發部門作軟件開發工作。由于工作努力上進,解決了很多技術上的難題,開發出許多客戶滿意的新功能,我連續三年被評為公司的頂尖人才(Top Talent),五萬員工中只有不到2%的人能夠獲取的殊榮。目前擔任的職位為資深軟件架構師,領導來自美國、以色列和白俄羅斯的幾個小組研發企業辦公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