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高級中學校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Middle School
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 首頁 => 校園快訊 => 文章正文
支教,王叢老師詮釋著瀘高精神
發表時間:2012-4-16 16:57:44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古老師
點擊/評論:4753/0

 

青海玉樹州“4.14”地震,給玉樹人民造成巨大災難,玉樹州民族中學更未幸免。此時四川汶川“5.12”地震災區正處于重建之中,被破壞的學校已從廢墟中矗立起來。為了回報社會對四川災區的慷慨救援,都江堰市把剛建成的聚源鎮中學全部騰出,讓玉樹州民族中學整建制轉移到聚源中學。由于有的教師在地震中受傷,有的教師要照顧災情嚴重的家庭,玉樹州民族中學搬遷到聚源中學時尚缺教師30多名,需要四川給予大力補充。在此背景下,瀘州高中原德育處副主任、體育教師王叢積極響應省教育廳的號召,毅然決定離開正需照顧的父母、妻子,遠赴都江堰聚源鎮,支持玉樹州民族中學教育。一年的支教工作,王叢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瀘州高中教師“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校園文化精神。

 

人生總要做點有意義的事

2010627中午,王叢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得到學校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要他立即到校長辦公室,有重大事情相商。

來到校長辦公室,幾位校級領導都在座。等王叢坐定,副校長王曉榮遞了份文件給他。原來是省教育廳的文件,要求學校派出一名體育教師支援玉樹災區教育。王叢看完文件,似乎明白領導們的意思。“我已年近50歲,不應當是叫我去支教吧?”王叢作出瞬間判斷后,便試著推薦幾位年輕體育教師,但都被領導們否決了。最后,王叢才悟出,領導們是要他去支教。

去支教,體育學科,王叢是最好的人選。他愛好廣泛,喜歡唱,喜歡跳,喜歡各項體育運動。他在德育處分管藝術教育工作,對工作熱心,組織能力強。學校派他出去是一種斷臂的做法,但為了支持玉樹災區的教育,瀘高領導決定,要派就派最好的教師去。

王從也非常愿意去。自汶川“5.12”地震發生后,他非常關注抗震救災,關注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和建設,他每看一次電視就流一次眼淚。他常被災區人民旺盛的生命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所感動。玉樹“4.14”地震發生后,又一次引起他心靈的震動。看到災區人民那么凄慘,很是揪心,總覺得應該為災區人民做點什么才好。這次機會終于來了,于是他毫不猶豫地表示去支援災區教育。

回到家里,王叢把支教的事告訴父母和妻子,一家人都不理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但這怪不得家里人。父親80高齡,身患癌癥,手術后不久,正需要照顧。母親已患20多年的糖尿病,且并發癥多,仍需要照顧。妻子有高血壓,王叢是家里唯一健壯有力的男子漢,如果離開了家,妻子確實難以承受照顧兩個老人的重擔。但是一心想為災區人民做點好事的王叢決不放棄這次難得的支教的機會。他對妻子說:人生在世總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我們即使不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做點小事,奉獻點愛心也好。他為此專門請人照顧父母,便于630日趕赴已轉移到都江堰市聚源鎮的玉樹州民族中學去了。

 

不管什么活動校長都要他拿方案

    玉樹州民族中學有學生1625名,99%是藏族。除支教教師31名外,該校原有教師近100人,全是藏族。

到校的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舉行升國旗儀式。由于事前缺少一定的組織準備,儀式舉行得很不規范,很不成功。國旗才升到一半,國歌變成了其他樂曲。儀式過后,王叢向校長毛遂自薦,下周升旗儀式由他來組織。

得到校長尼馬的同意后,王叢緊急組建和訓練國旗班。從列隊、行走、口令到如何扛旗、護旗、套旗和升旗,一招一式都認真傳授給國旗班的同學,并嚴格訓練。僅僅一個周,國旗班的雄姿就展現在升旗儀式上。

為了搞好第二周升旗儀式,王叢參照瀘州高中的方式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方案,全校師生一人一份。依據方案,王叢首先整頓教職工和學生的隊列,給全校師生員工講《國旗法》,講升國旗的重要意義和參加升旗儀式應注意的事項。要求全校師生員工熱愛國旗、國徽,在升旗儀式上保持隊列整齊,站直身體向國旗行注目禮,不說話、不走動、不做別的事情。當主持人宣布升旗儀式開始時,國旗班的同學英姿颯爽,護衛著五星紅旗,邁著整齊而矯健的腳步走過觀禮臺,走到旗桿下,全場師生員工一片肅穆。當國歌湊響,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以師生員工的眼睛都隨著國旗緩緩移動,每一個師生員工的面容既莊嚴又神圣。接著是舉行國旗下的演講……

一場升旗儀式,王叢得到師生員工的贊許,得到學校領導的信任,學校把他列入校務委員會,任教務處副主任,值周時任值周校長。以后不管開展什么活動,尼馬校長都要叫他拿出方案。王叢的活動方案成了學校開展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寶。

 

我們是來支教的不是來享福的

支教工作不是想像的那么美好,其實是很苦的。玉樹州民族中學所寄住的聚源鎮中學,只是主體工程剛修建成功,許多設施并未完善。支教教師所住的是學生公寓,學生公寓修得漂亮,每間屋里都有衛生間。但是里面還沒有安裝電源插座和通訊光纖,看不了電視,用不了電腦,享受不了空調,寢室里只有一張硬床可以休息。而吃的呢,都是藏食。且無熱水使用,洗澡洗臉都用冷水。學校采取全封閉管理,師生員工都不能到校外買東西。

王叢是四川派出的支教教師領隊。據他介紹,一些支教教師對困難估計不足,私下抱怨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少女教師還哭過幾場。為帶領好支教隊伍,在一次支教教師會議上,王叢耐心聽完大家的意見后發言,他說到地震,說到災區,說到學生,說著說著便流下了眼淚。他動情地講到:老師們,生活條件不如人意這是明擺著的。但我們是來支教的,不是來享福的,我們需要的是奉獻。想想災區人民的慘狀,看看這些孩子吧,他們離鄉背景來到遙遠的四川,與父母親人天各一方,我們能不管嗎?帶好這些孩子就是對災區人民最好的安慰和支持。他的話打動人心,折服人心。有的老師當場表示:王叢大哥年齡那么大了,還比我們吃得苦,而且毫無怨言,我們一定要堅強,向王大哥學習,把支教工作做好,把學生帶好,讓災區人民放心。這次會議對支教教師的情緒起到了很好的穩定作用,之后支教教師們的抱怨沒了,工作干得更好了。

王叢總是把白天的時間按排得緊緊的,除做好教務工作外,學校什么事都參與,他還當一個班的班主任,上10節體育課。為了進一步開展好支教工作,他要給藏族師生密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習慣。他向藏族師生學會了跳鍋莊舞。課間操的鍋莊舞都由他示范,他把課間操組織得井井有條。每次課間操過后學校都讓他講話,此刻王叢成了學校方針政策的發言人,學校的決策和工作安排都通過他的話筒迅速傳遞給全校師生,他拿著話筒站在臺上講話的樣子成了學校的一道風景線。

忙完工作,回到宿舍,王叢不忘給家里的父母、妻子、女兒打電話。把從師生中了解到的玉樹抗震受災情況,支教的生活、工作情況都告訴家里人,慢慢的家里人都理解他、支持他支教。妻子到成都出差,多次到聚源鎮看望他,給他送衣服,向他噓寒問暖。

當筆者問起王叢如何克服生活的艱苦時,他說:帶著愛心去,帶著奉獻去,忘我地工作,這就不覺得苦了。

 

就像父親一樣的對待藏族孩子

    玉樹州民族中學共有32個班,學校的建制是各班的正班主任必須是藏族。由于王叢融入藏族的師生員工快,受到藏族師生員工的信任,他破例成了該校唯一的漢族正班主任。

王叢所帶的高中班有51名學生。他堅持每天620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學生跑步。他天天坐班,幾乎無休息日。即使周末和節假日也要組織學生開展活動。

王叢給學生打成一片,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給學生一起唱歌跳舞,開展拉巴牛、踢足球、打籃球、蹦迪等體育活動,給學生的關系非常融洽,得到學生的敬重。

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名教師的天職。學生有困難,王叢總是關懷備至。一名女生叫索南拉毛,串肺結核。在住院的一個月里,他不顧受傳染的危險,晚上在索南拉毛的病房里常常一直守候照顧到天亮。他為索南拉毛端茶遞水,倒屎倒尿,就是采樣化驗的屎尿都由他送給醫生。肺結核病人需要營養,王叢便自己掏錢,叫聚源鎮的一家餐館燉好雞湯,由他乘公交車送到距離10多公里的醫院。

一名男生叫才旺巴丁,他感到身體不舒服,王叢帶他到都江堰醫院查不出病情。后來他包車到成都,通過私人關系把才旺巴丁送進陸軍醫院檢查。主治醫院把王叢叫到辦公室,告訴他:才旺巴丁有可能患的是肺癌。想到自己可愛的學生,一個鮮活的生命就要離開自己,他背著才旺巴丁和才旺馬丁的父親眼眶奪眶而出。為了不讓父子倆看到不祥的預兆,王叢很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但是醫生只是“懷疑”而已,并沒有確診。王叢懷著一種強烈的愿望,決定第二次包車到陸軍醫院,為才旺巴丁做一次肺切片檢查。過了三天,王叢第三次包車到陸軍醫院,他跑上跑下,拿到了檢查報告單。發現第一個指標正常,一下高興了起來。再看第二個,仍然正常,王叢高興得手舞腳蹈,心里像落下了千斤巨石。最后結論是才旺巴丁患的仍然是肺結核。王叢連忙把這一“喜訊”向學校作了匯報。

王叢愛護學生,就像父親愛護子女一樣。拿他的話說:在地震災難中,這些學生的心理上受過傷,現在他們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陌生環境,心理又承受一份疼。我不能讓他們再有什么閃失,要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溫暖,寧肯自己流淚也不能讓學生流淚。

王叢說,那些學生的父母都是一些沒有多少文化的,老實巴交的藏族同胞,你對他們的子女好,他們是非常感激的。他們雖然說不出那么多好聽的話,但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得出來。他們那種感激的眼神不帶任何雜質,是那么的單純!是發自心底,充滿了對你的信任和崇敬!

 

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掛在了脖子上

一天晚自習,王叢剛推開教室門,全班學生齊刷刷地站了起來,面對王叢深情地唱著《生日歌》。再看講臺上,還放著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王叢這才想起那天是他的50歲生日。緊接著,班長昂江才仁把一個刻著“一帆風順”4個字的“帆船”紀念品送到王叢的手里,代表全班學同,祝王老師生活一帆風順,工作一帆風順,身體健康一帆風順!并獻上了一條潔白的哈達。王叢被感動得眼淚汪汪。

學生們怎么知道王叢的生日呢?王叢說:生日快到了,我的女兒給我寄來了生日禮物,被學生發現后問起,我只得把生日時間告訴了他們。但沒有想到學生們會這樣給我過生日。他說,他的50歲生日過得特別難忘,特別有意義。

去年7月份放暑假,學生們要回到久別的親人身邊。學校要求班主任必須護送學生。學生們從成都乘火車到青海西寧,然后改乘汽車到玉樹州的結古鎮,最后從結古鎮分散各自回家。沿途要翻越幾座海拔5000多米的大山,同去的7支教老師都產生了高原反應,頭暈、嘔吐、拉肚子……王叢身體好,高原反應要輕一些。他一路上既照顧學生,又照老師。經過兩天的時間,汽車在結古鎮停下。王叢剛走出車門,便被家長圍了上來,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掛在了王叢的脖子上。王叢說,這都是學生事先給家長打了電話的,要家長向老師獻哈達。

在結古,支教老師得到當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熱烈歡迎,學生家長紛紛邀請支教老師到家里作客。在藏族同胞的家里,他們受到熱情款待。藏族同胞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讓他們喝藏茶、牛奶、青稞酒,吃毛牛肉和羊肉,為他們載歌載舞,喝一首歌便要他們喝一杯酒。他們真正體驗到了藏族同胞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民族風習。藏族同胞還帶領他們參觀了結古鎮的文成公主廟、天葬臺、藏經石刻等游覽勝地。

兩天過后,結古鎮的學生們在草原上為支教老舉行了歡送儀式。正值草原最美好的季節,太陽明麗,草地鮮綠,天很藍,云很白。在藍天白云下,學生同樣以唱歌跳舞、喝青稞酒的最好禮節表達對老師的由衷敬意。

兩天短暫的停留,王叢看到了藏族同胞的熱情豪放和自強堅韌。盡管地震帶來的創傷才過一年多,但他們仍然非常樂觀,他們已從廢墟中站立起來。

支教,使王叢倍感人生充滿了意義。他給那么多藏族師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藏族師生們不愿意讓王叢離開他們,玉樹州民族中學不愿王叢回到瀘州高中。王叢原打算支教兩年,但瀘州高中有許多工作要等著他做,他只得聽從召喚,結束了一年的支教工作。至今,王叢還經常接到那些藏族師生打來的電話,發來的短信,他們向王老師問好,表達想念之情。而王叢老師回到瀘州高中后,在安全辦公室負責人的崗位上繼續詮釋著瀘高精神。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古老師
av少妇激情中文字幕,国产又黄又爽一级黄片,久久国产色AV老熟蜜臀aV,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九九热 | 午夜福利yw在线观看2020 | 亚洲香蕉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jizzjizz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