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全國中學歷史教學評比活動在江西南昌舉行,瀘州高中教師明安田在90多名選手中贏得一等獎。作為一名執教于川南邊陲的青年教師何以擊敗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高手?近日筆者對此事作了采訪。
揚長避短 熟知自己實情
明安田認為,要想高級別地亮相講臺,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如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給評委和學生的親和力,良好的心態,教學理念和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在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中求實效性,關注學生的實情等。但真正的致勝法寶是教師要熟知自己的實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揚長避短,展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明安田說,他的特點是理性有余、親和力不足,要設計好適合自己的課首先是選好題。“我沒有選擇那些表演性強的政治史、思想史的內容,而是確定了經濟史,進行理性教學;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也沒有搞知識搶答、小品表演、角色扮演之類的活動,而是側重引導學生由情景體驗到理性辨析。在上課時,沒有脫離材料的無病呻吟,沒有扭捏作態的炫目表演,一切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如果盲目從眾,可能會成為東施效顰。”
突出亮點 讓評委記得住
“克敵致勝的另一重要法寶是在課堂教學中給人留下一兩個突出的亮點。”明安田深有體會地說,本次賽程兩天,即使因參賽人數太多分兩組進行,每個評委至少也要連續聽40多節課,就是再認真的評委也會產生審美倦怠。那么幾十堂課下來,評委還能記得你講的大部分內容嗎?不外乎記得幾個零星的片段而已。“如果你的課沒有一兩個打動評委的亮點,對不起,評委就只好把你給忘掉了,這個時候你說你的課有多么完美也沒有用!”
所以明安田決心在課堂設計中體現出與眾不同、讓評委刻骨銘心的亮點來。為此他做了大膽構想,查找了大量資料,終于找到了某出版社出版的《農民日記》,由此展開了這堂課的全新設計。這個設計果真給評委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許多評委記不住他的名字,就用“講《農民日記》的選手”作為他的代稱。“在這堂課中,我還有其他精心設計,但我想如果沒有這個特別突出的亮點,是否能夠得到好的成績就不一定了。”
瀘高教師 不輸全國選手
明安田說,在這場大賽中,他觀摩到的大多數課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可以說每一堂課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傾聽這些課是一頓極具視聽享受的“大餐”。但并不是說這樣的比賽就高不可攀,不能妄自菲薄,他們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明安田覺得瀘州高中的教師都具備相當高的素質,不輸于參加全國比賽的選手們,他們只是缺少一個機會,缺少高質量的包裝。瀘高的高澤洪老師發表過一篇“關于什么樣的課才是好課”的文章,明安田讀后很受啟發。“在課堂設計中體現亮點”,這是瀘高教師對明安田作出的建議和忠告。當明安田尋找了大量資料還沒有找到夠份量的亮點時,是歷史教研組的陸洪老師提醒他:你何不使用《農民日記》一書呢?明安田說:“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啦!”可以說,明安田獲此大獎既是他個人素質的結晶,也是瀘高教師集體才能的展現。(古邦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