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瀘州高中新校區的一間教室洋溢著熱烈的氣氛,該校2014級中華詩詞教學班開班典禮在這里隆重舉行。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市詩詞學會知名專家和著名詩人出席典禮。
據悉,瀘州高中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古典詩詞是其傳承項目之一。該詩詞班是由學校和市詩詞學會瀘州高中分會共同舉辦的。每年1屆,現舉辦的第7屆。每屆詩詞班有學生100多人。他們都是來自各個班的詩詞愛好者。學習培訓內容主要有古詩知識、詩詞格律知識、詩詞欣賞、詩詞創作。指導教師由市詩詞學會會員和瀘州高中熟悉傳統詩詞的教師擔任。經過有計劃的系統培訓,學生對詩詞有較深入的認識,寫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每年舉行的全市中小學生“屈原魂”詩詞大賽中,詩詞班的學生多人參賽,均創佳績,不泛獲得頭等大獎。在詩詞傳承學校的肥沃土壤里,在詩詞教學的濃厚氛圍下,瀘州高中已培育了不少詩詞寫作拔尖人才,一名學生參加全國高考,所寫古體詩《永遠的譚嗣同》獲得作文滿分,傳遍全國,紅遍互聯網。
在第三十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表示,他很不贊成把把典詩詞從課本中去掉,認為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瀘州高中校長李渝江引用了習總書記這一重要觀點。同時告訴學生們,學習古詩詞不是功利性的東西,是一種精神追求,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繼承,是做一個中國人的本質要求,他希望學生們通過古詩詞學習,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副校長劉中楷認為,如果一個民族丟掉了自己的文化就是丟掉了自己的根、自己的靈魂,找不到自己前進的方向。他鼓勵學生們保持學習詩詞的興趣,把古詩詞這門中華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瀘州市詩詞學會秘書長、瀘州高中退休教師張康告訴學生們,學習古典詩詞將終身受益,在工作生活中,人們往往把能寫古典詩詞的人當成是有文化、有學問的人而受到尊重。他歡迎學生們用優秀的學習成果加入瀘州市詩詞學會。(古幫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