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我們的節日”內涵,大力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培育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師生認識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結合民俗體驗、節日旅游、文明創建,讓廣大師生的傳統節日過得更加健康、更富內涵。根據瀘文明辦【2018】42號文件,我校決定在全校廣泛開展 “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一、加強宣傳、精心組織、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皓月當空,闔家團圓!中秋節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之一。古語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或許這就是對中秋節內在意義的最美詮釋。學校高度重視“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的開展,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教育契機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滲透。學校組建了以德育科、校團委、行政辦公室為主的活動團隊,通過電子顯示屏、展板、黑板報、橫幅、校廣播站、官方網站等多種渠道和手段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和開展紀實,竭力讓“我們的節日.中秋”為全校師生所“看得到”、“聽得到”和“感受到”,努力讓全體師生真正成為節日的參與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傳播者。
二、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提升節日內涵
活動是教育行為的重要載體,更是教育目標達成的重要支撐。為了讓本次教育活動取得滿意的效果,我們在結合學校實際的同時,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對活動的內容進行科學規劃、對班團主題活動的創新形式進行了精心指導,力求讓“我們的節日.中秋”散發出新時代的獨特芬芳。
(一)“情暖瀘高.詩賦中秋”主題誦讀活動
在德育科和校團委的精心組織下,各文學社團、詩詞楹聯社團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圍繞中秋佳節團圓的主題,組織開展集體誦讀、詩詞楹聯誦讀及創作、優秀詩歌征集等活動。
(二)“愛在瀘高.情暖中秋”主題活動
為了體現學校黨政對因各種原因不能在中秋佳節與家人團聚的留校學生的關心關懷,由學校黨辦、德育科共同組織了“瀘州高中2018年‘愛在瀘高.情暖中秋’留校學生代表座談會”,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李渝江老師、紀檢委書記羅德強老師、德育科張宏程老師、楊亮老師以及部分寢管生活老師和他們共度中秋。期間,羅德強書記和孩子們一起朗誦著名詩歌“明月幾時有”、李渝江校長與同學們分享了中秋佳節的淵源和典故,并為全體學生發放了可口的月餅。李渝江校長還特別關心今年剛到我校就讀的幾名藏族學生,指導他們盡快適應我校的生活和學習,并勉勵全體學生代表要學習、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化使者。
(三)“傳承文明.共度中秋”主題班團活動
班團活動一直都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陣地。為了讓“我們的節日.中秋”深入人心,全校各班利用本周主題班會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傳承文明.共度中秋”的主題班團會活動。各班結合自身實際組織學生及家長代表共度中秋,以討論、演講、分享、體驗等形式,傳承中秋“孝”文化習俗,取得了很好的活動效果。
(四)“愛在酒城.情暖中秋”志愿服務主題活動
校團委結合“每周一小時志愿服務”的活動精神,在中秋節之際組織學校師生志愿者走訪慰問老教師、社區孤寡老人等,為他們送去了溫暖和幸福。
三、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新時代所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天職。我們定將努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敢于為“文化自信”的美好而憧憬,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夢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瀘州高中德育科
2018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