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年高考,落實核心素養,促進最后20天的再成長
---------在瀘州市2016級高三生物教學三診研討會的發言
四川省瀘州高級中學校 王志華 (特級教師)
一、問題的提出
今天,距離2019年的高考,只有20天的準備了。20天,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想一想,應該做的也許有很多,但是,可以做的卻只能很少。
面對高考,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學生,準備了什么?準備得怎樣?在距離高考20天的時候,我們自我總結一下,盤點一下,我們總結得好,盤點得好,那我們就再成長了一次。
盤點什么?盤點基礎知識的準備,盤點基本能力的準備,盤點高考自信心和耐心的心理準備。
怎樣盤點?做性價比最高的兩件事,一件事是好好地做新課標全國卷的高考題,好好地讀課本;
另一件事是好好地讀課本,好好地做新課標全國卷的高考題。
盤點預期是什么?我們熟悉課本嗎,熟悉高考命題人眼光里的課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嗎?熟悉核心素養之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基本要求嗎,即熟悉高考閱卷人眼里的答案要求嗎?
二、反復做新課標全國卷高考題可靠嗎
我認為,在這20天里,反復做新課標全國卷高考題是可靠的,而且非常可靠。為什么呢?
首先,看看高考題是怎樣出爐的?
大學教授命題,他們命題的時候拿的書是:高中生物教材、考試大綱的說明、生物課程標準。還有他們心中的大學教材。
命題組4個成員。植物生理的專家:負責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綜合、植物激素調節等模塊,適當會穿插一些必修一的知識點,如元素與化合物,細胞器、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動物生理(含細胞學)的專家:負責動物生命活動調節模塊,以及細胞生命活動的模塊。生態學專家:負責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三個模塊。遺傳學專家:負責遺傳、變異和進化模塊。而遺傳學專家分為經典遺傳學專家和分子遺傳學專家。前者是研究遺傳基本規律的,后者則會涉及DNA分子的復制,基因表達等內容。從近年的遺傳題和選修三基因工程模塊的知識來看,命題組遺傳學專家更多的時候是經典遺傳學家。
命題組4個成員,每3年變動一次,每次變動1-2人。目的是要求連續兩年的考題實現穩定,有60%的考點會重復出現!命制高考題的就是那么些人,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語言特點、思維特點、思考重點,所以,我們通過高考題而熟悉命題人,進而熟悉命題人眼光里的課本和知曉命題人眼光里的課本。
命題難度系數一般為0.58-0.62,其實就是0.6(平均分為剛好及格)。因為不敢說的那么死,故講一個范圍。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第一,確保考到的知識點,是課本內容,不能出超綱的偏題、怪題。要有相當一部分的送分題,只需要能夠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就可以得分的。所以,考試考點必然要回歸到課本。第二,試卷中圖表類的題目不會太多,新情境的題目會有,但肯定能夠在課本找到立足點,希望考生能夠回答得到。所以我們老師和考生都要熟悉課本。第三,試題的閱讀量不會太大,保證考生有比較充分的思考時間。
其次,我們看看高考題是什么樣子。
2017年全國Ⅲ卷的六個選擇題,其中就有五個題的答案所涉及的知識點在2012至2018的六年全國課標卷中明顯出現過的,而且這五個題很可能出自同一個命題人。
例1 : 2017全國Ⅲ卷1題.下列關于真核細胞中轉錄的敘述,錯誤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從DNA轉錄而來 B.同一細胞中兩種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時發生
C.細胞中的RNA合成過程不會在細胞核外發生 D.轉錄出的RNA鏈與模板鏈的相應區域堿基互補
這個題,讓很多考生驚呼驚訝。A、B、C三項的確不熟悉,A、B項干擾很大。但是,作為正確答案C項的課本知識(必修2的轉錄和必修2第70頁的細胞質基因 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DNA都能進行半自主自我復制,并通過轉綠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轉錄和翻譯,早在2012至2017年的新課標全國卷高考題中,出現過五次。這五道題,很可能出自同一個命題人,回憶一下吧。
前面5年有4年5卷出現過5個題: 2012年全國課標卷1題、2013新課標Ⅰ卷1題、2013新課標Ⅱ卷1題、2014年全國課標Ⅱ卷5題、2015年全國課標Ⅰ卷1題。2018年再考它:2018年全國課標Ⅰ卷1題
例2: ( 2017全國Ⅲ卷2題).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動物體內的激素可以參與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B.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
C.癌細胞是動物體內具有自養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細胞
D.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A項的信息分子,見 必修3第28頁,B項的光合作用 見必修1第104頁,C項的自養(異養)生物,見必修1第105頁,C項的癌細胞和D項細胞凋亡,見必修1第123頁、124頁。C項不熟悉,但ABD項很明顯,是常見的基本知識。C項的癌細胞,2018年Ⅱ卷又考它。相關考點,2012、2015年考了3次,2018年Ⅱ卷Ⅲ卷又見2個題。
(2018年全國課標卷Ⅱ6題).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動物細胞可轉變為癌細胞。有關癌細胞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可能發生單一的基因突變,細胞間黏著性增加
B.細胞中可能發生多個基因突變,細胞的形態發生變化
?C.細胞中的染色體可能受到損傷,細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可能受到損傷,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
例3 ( 2017全國卷Ⅲ卷3題).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是通過測量光合作用對不同波長光的反應(如O2的釋放)來繪制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類胡蘿卜素在紅光區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應中ATP的合成
B.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可通過測量其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值來繪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隨光波長的變化來表示
D.葉片在640~660nm波長光下釋放O2是由葉綠素參與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A ,光合作用和光譜,見必修1第99頁。這個考點,前幾年新課標高考題反復考查過。
2016新課標Ⅱ卷4題C項:通常,紅外光和紫外光可被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錯誤敘述。“紅外光和紫外光”錯誤,正確的是可見光。)
2013新課標Ⅰ卷2題D項:植物呈現綠色是由于葉綠素能有效地吸收綠光(綠色是由于綠光被反射回來)
2018年再考它----捕獲光能及色素。2018年全國卷Ⅲ卷29題第(1)小題如下: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獲光能的物質分布在葉綠體的 上,該物質主要捕獲可見中的 。
例4( 2017全國卷Ⅲ卷4題).若給人靜脈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則一段時間內會發生的生理現象是
A.機體血漿滲透壓降低,排出相應量的水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
B.機體血漿量增加,排出相應量的水后滲透壓恢復到注射前水平
C.機體血漿量增加,排出相應童的NaCl和水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
D.機體血漿滲透壓上升,排出相應量的NaCl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參見必修3第5頁的邊欄動動腦? 注射(輸液、靜脈注射、肌肉注射)。該題考查在“輸液”問題情境中解決“穩態”問題。2016和2015年新課標高考題也考查過“輸液”和“滲透壓”。
2015年全國課標Ⅰ卷3題.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20mL后,會出現的現象是
A.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mL
C.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大于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液,50%分布在細胞外液
例5( 2017全國卷Ⅲ卷5題).某陸生植物種群的個體數量較少,若用樣方法調查其密度,下
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將樣方內的個體進行標記后再計數
B.進行隨機取樣,適當擴大樣方的面積
C.采用等距取樣法,適當減少樣方數量
D.采用五點取樣法,適當縮小樣方面積
(2018年Ⅲ卷6題).某同學運用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對農田中具有趨光性的昆蟲進行調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趨光性昆蟲是該農田生態系統的消費者
B.黑光燈傳遞給趨光性昆蟲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
C.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可用于調查某種趨光性昆蟲的種群密度
D.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該農田趨光性昆蟲的物種數目
綜上,命制高考題的就是那么些人,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語言特點、思維特點、思考重點,所以,我們通過高考題而熟悉命題人,進而熟悉命題人眼光里的課本和知曉命題人眼光里的課本。
所以,跟著新課標全國高考(題)卷走,跟著新課標全國高考(題)卷的命題人走,
加強對新課標全國高考(題)卷的清楚的認識和再認識,盡力弄明白試題的考點在課本中的位子和影子。
三、全國課標卷有哪些特點
1、全國課標卷的命題者就是大學教授拿著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命題的,課標卷的命題(特別是答案)不會超出課本的范疇。大學教授的命題思維來自大學教材與高中教材的結合,常常是高中教材的小字內容和淺色字內容。答案是回歸教材的核心概念(見本文前述所列舉的高考題)。
2、全國課標卷的選擇題很“正”,“文字歧義”不會成為全國課標卷設問的落點;非選擇題很喜歡告訴結果問“原因”。它著重考查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核心素養,它十分強調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表達能力。答案多來源于題干或教材。
下面,我們分享全國課標卷中的幾個高考題。
例1 (2018新課標卷Ⅲ.3)神經細胞處于靜息狀態時,細胞內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必修3P18楷體字部分原話)
A. 細胞外K+和Na+濃度均高于細胞內 B. 細胞外K+和Na+濃度均低于細胞內
C. 細胞外K+濃度高于細胞內,Na+相反 D. 細胞外K+濃度低于細胞內,Na+相反
例2 2018年全國Ⅲ卷29題第(1)小題
(1)光合作用中捕獲光能的物質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高等植物體膜上,該物質主要捕獲可見光中的藍紫光和紅光。見必修1P99。
例3 (2018新課標卷Ⅲ.4題)關于某二倍體哺乳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發生染色單體分離
B.有絲分裂中期與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都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
C.一次有絲分裂與一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次數相同
D.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體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例4 (2018全國卷I·6)某大腸桿菌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其突變體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養基上生長,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養基上生長,將M和N在同時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養基中混合培養一段時間后,再將菌體接種在基本培養基平板上,發現長出了大腸桿菌(X)的菌落。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突變體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喪失
B.突變體M和N都是由于基因發生突變而得來的
C.突變體M的RNA與突變體N混合培養能得到X
D.突變體M和N在混合培養期間發生了DNA轉移
例5(2018新課標卷Ⅰ.29)回答下列問題:
(1)大自然中,獵物可通過快速奔跑來逃脫被捕食,而捕食者則通過更快速的奔跑來獲得捕食獵物的機會,獵物和捕食者的每一點進步都會促進對方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在生態學上稱為__________。(必修2P123正文)
(2)根據生態學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論”,食性廣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在這個過程中,捕食者使物種多樣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必修2P123楷體字原話)
例6(2018?新課標Ⅱ.31)大型肉食性動物對低營養級肉食性動物與植食性動物有捕食和驅趕作用,這一建立在“威懾”與“恐懼”基礎上的種間關系會對群落或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此方面的研究屬于“恐懼生態學”范疇。問答下列問題:
(1)當某種大型肉食性動物遷入到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時,原有食物鏈的營養級有可能增加。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營養級數量一般不會太多,原因是?能量逐級遞減,較長食物鏈無法滿足較高營養級的能量攝入?。(必修3P91)
例7( 2017全國卷Ⅲ卷6題).下列有關基因型、性狀和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兩個個體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綠色幼苗在黑暗中變成黃色,這種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婦的子代都是O型血,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D.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該相對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
該題正確答案選D,D項所涉及的問題情境是“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這里沒有在“什么環境”中“出現高莖和矮莖”的性狀,所以不能說明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
例8(2016課標Ⅰ卷29題節選)將一個某種噬菌體DNA分子的兩條鏈用32P進行標記,并使其感染大腸桿菌,在不含有32P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若得到的所有噬菌體雙鏈DNA分子都裝配成噬菌體n個 并釋放,則其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所占比例為2/n,原因是_____。
標準答案:DNA分子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即DNA分子的兩條鏈分別作為模板形成兩條子鏈,子代DNA由一條母鏈和一條子鏈構成。一個噬菌體DNA分子經半保留復制后,標記的兩條單鏈只能分配到兩個噬菌體的雙鏈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個噬菌體中只有2個帶有標記。解析,標準答案的關鍵詞,要解釋“2/n”這個問題,即解釋“2”和“n”的來源,當然就要解釋半保留復制的模板和結果,以及抄題。
例9 2018年Ⅲ卷30題(3)小題 如果DNA分子發生突變,導致編碼正常血紅蛋白多肽鏈的mRNA序列中一個堿基被另一個堿基替換,但未引起血紅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變,其原因可能是遺傳密碼具有簡并性。
解析:必須答到密碼子和簡并性才給2分。
抄題,并對簡并性進行解釋也可,即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多種密碼子,突變前后mRNA上相應密碼子對應同一種氨基酸。
例10 (2017年Ⅲ卷32題⑴ 小題)(12分)已知某種昆蟲的有眼(A)與無眼(a)、正常剛毛(B)與小剛毛(b)、正常翅(E)與斑翅(e)這三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三個純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和③AABBee。假定不發生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交換,回答下列問題:
⑴ 若A/a、B/b、E/e這三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來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解析:關鍵詞,三對基因,三對染色體。在課本的立足點是必修2第30頁,孟德爾定律的現代解釋,其實質是一對(兩對或多對)染色體對應一對(或多對)基因。課本的自由組合定律只解釋過兩對基因與兩對染色體的現象,所以,解題的關鍵是把三對基因(染色體)轉化為兩對基因(染色體)來解釋。
四、最后20天的具體建議
1、舊題新做,溫故知新。
舊題新做,注意落實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之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落實社會責任之立德樹人,愛國情懷,落實核心素養之科學探究,落實經典實驗和實驗方法。
例題1,2018全國Ⅲ卷1題.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國科學家完成的是
-
以豌豆為材料發現性狀遺傳規律的實驗
B.用小球藻發現光合作用暗反應途徑的實驗
C.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
例題2,2018全國Ⅲ卷6題.某同學運用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對農田中具有趨光性的昆蟲進行調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趨光性昆蟲是該農田生態系統的消費者
B.黑光燈傳遞給趨光性昆蟲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
C.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可用于調查某種趨光性昆蟲的種群密度
D.黑光燈誘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該農田趨光性昆蟲的物種數目
舊題新做,落實生命觀念有關的生命活動過程的名詞,如光反應、暗反應、細胞周期、減數分裂、減數第一次細胞分裂、聯會、轉錄、翻譯、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等。
舊題新做,落實生命觀念有關的生命活動過程的相關物質名詞,如三磷酸腺苷、酶、光合作用色素、細胞板、染色質、染色體、等位基因、同源染色體、致癌因子等。
舊題新做,落實生命觀念有關的生命活動過程的相關結構名詞,如原(真)核細胞、染色體、線粒體、類囊體、線粒體基質、線粒體內膜、細胞質基質、癌細胞、根尖分生區、精原細胞、初(次)級精母細胞、初(次)級卵母細胞、極體等。
舊題新做,落實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相關的生物科學實驗的實驗材料、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等相關的名詞,如豌豆和豌豆雜交實驗、果蠅和果蠅雜交實驗、測交、正交、反交、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T2噬菌體和同位素標記法、控制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對照實驗、對比實驗、預實驗、正式實驗、離心法、差速離心法等。
建議盡量多做幾套全國課標卷高考題(原題原卷)。20天16套,2012全國課標卷,2013全國課標卷,2014全國卷I、Ⅱ,2015全國卷I、Ⅱ,2016全國卷A、B、C,2017全國卷A、B、C,2018全國卷A、B、C。海南卷的題也可以做,因為海南卷也是國家考試中心命題。通過這些高考題,回顧和落實核心概念(主干知識點),拓展和思考相關知識鏈接,猜透命題人的思考熱點和思維重點。
2、強化規范答題,減少高考誤判。
【例1】2013年課標II卷39題節選
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3)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濾紙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A________;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_________;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___________;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_。
【參考答案】(3)敏感(2分) 不敏感(2分) 該致病菌對C的敏感性較A的弱(2分) 耐藥菌(2分)。耐藥性于抗藥性,意思相同,但是,與參考答案有差異,容易被誤判而不得分,因為參考答案的“敏感”和“耐藥”來源于題干信息的“敏感”和“耐藥”。所以,答案要盡量“抄題”。
【例2】(2011課標卷29題節選)在光照等適宜條件下,將培養在CO2濃度為1%環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下圖。回答問題:
在CO2濃度為1%的環境中,物質B的濃度比A的低,原因是 。
標準答案:在CO2濃度為1%的環境中,暗反應的CO2固定過程是,1分子CO2和1分子C5化合物結合,形成2分子C3化合物,結果是C3化合物的分子數是C5化合物的2倍。這個標準答案需要考生抄題干(CO2濃度為1%的環境中)和默寫課本(1分子CO2和1分子C5化合物結合,形成2分子C3化合物)。
建議限時(25—35分鐘)訓練全國課標卷,就是要熟悉課標卷的總體風格和設問風格。如果有老師閱卷打分和講評最好,如果沒有老師閱卷,那就自己閱卷,只要自己的答案跟標準答案有差距,就得認真思考,差距在哪。因為只有跟標準答案接近的答案,閱卷老師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滿分。
3、關注深度思考,優化高考心理
課標卷的高考真題,常做常新,只要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不是一模一樣,就還有再做的價值(此條也適合生物老師)。做這些題,注意深度思考,落實核心素養;做這些題,幫助優生和特優生面對高考不急不躁有耐心,以不丟分為基本要求。對于所有學生,幫助他們明明白白有自信心。做這些題,對照標準答案,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要求達到100%弄懂、95%弄懂,90%弄懂,80%弄懂,70%弄懂,60%弄懂。做這些題,暗示學生輕松高考。
4、引導學生學會考試、爭得高分的教學策略
①對錯因進行統計分析,使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
②注重基礎,注重易錯字和易混淆概念辨析
③加強審題規范化訓練,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和審題方法
④規范批改,科學講評,多創造讓學生表達的機會
⑤指導學生精讀教材,從教材中獲取規范表達的素材。
五、結束語
真題重做,調整心態;回歸教材、落實素養;規范答題,減少誤判;信心滿滿、舍我其誰。
明明白白高考,輕輕松松高考,就是最后一月的再成長。
2019年5月2日于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