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積極引導歷史學科教師準確理解課程改革的新精神、新理念、新變化,9月22日,全市600多名歷史教師齊聚瀘州高中城西校區,開展了2023年瀘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歷史學科教師新課標全員培訓活動。
活動伊始,瀘州高中初中部王莫老師帶來《洋務運動與邊疆危機》現場課例展示。王莫老師用史料創設情境,通過識讀地圖、表格梳理等方式引導學生解讀材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開小組思辨,引導學生分享英雄人物事跡,感悟英雄精神。
瀘州市梓橦路學校陳燕老師帶來《核心素養導向的歷史教學實踐》專題講座。陳燕老師結合課標、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從教學立意、導入、有效設問、地圖運用等方面高度點評了王莫老師的《洋務運動與邊疆危機》一課。他指出,歷史教師只有多閱讀學術期刊、理論著作,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創新自己的教學過程,才能讓學生的素養教育落地。
瀘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張潔老師做了題為《以<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的命題實踐與思考》的專題講座。張潔老師對歷史新課標、六大板塊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命題原則、全國先進地區優秀試題案例等方面進行了講解,為今后的初中歷史教學和命題提供了科學的指導和更加明確的方向。
瀘州高中附屬學校姚瑞老師帶來《青銅器與甲骨文》課堂展示。姚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豐富的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直觀了解國之珍寶——青銅器與甲骨文,引導學生理解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黃勇老師帶來以《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反思》為題的專題講座。黃勇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從“核心素養”和“大單元教學”兩方面進行了精彩而深刻的講解,解讀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學科發展核心素養”的關系、“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系、“核心素養”與“立德樹人”的關系以及“學科素養”的特性與生成路徑等,助力初中歷史教師在當前教育教學中的改革。
此次培訓的順利開展,不僅為初中歷史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臺,也為老師們的歷史課堂指明了方向,相信大家會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會繼續研讀新課標,不斷探索和實踐,踐行“立德樹人”的理念,提升歷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