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育人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是校園學習的有力補充。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學校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
10月9日,瀘州高中初中部初二年級的同學們來到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在此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綜合實踐活動。從規范訓練到團隊文化建設,從內務比拼到豐富多彩的實踐課程學習,在這短短的五天四夜里,同學們找到了青春里亮眼的關鍵詞。
關鍵詞一:團結
“團隊文化”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第一課,瀘州高中初二年級的同學們把起航地放在了這里,這是本次活動第一項重要內容,是同學們進一步打造班級凝聚力、戰斗力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各班在“團隊文化”建設中一絲不茍,隊伍向軍人學作風、學紀律,更重要的,是把軍人一般的團隊凝聚力融入光榮集體中每一個人的血液里。強者忠于內心,彼此互助,共同進步。
關鍵詞二:務實
同學們爭當最美勞動者,在土地里感受種植的艱辛與不易,在廚房里體驗烹飪的快樂與滿足,在急救課堂里感受生命的脆弱與可貴。
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重點育人目標就是讓學生更貼近生活本身,讓學生在求真務實中體會生活的溫度和生命的熱度。

關鍵詞三:傳承
跳竹竿舞,編竹編,舞蓮槍,品茶賞花,學習禮儀……同學們在一堂堂素質拓展課程中,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解讀傳統文化的內涵。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以實踐育人、融合創新的方式讓同學們更加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讓同學們明白了“傳承”這一詞語的厚重含義。

關鍵詞四:創新
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中,瀘州高中初中部的同學們,在機器人課堂上編寫程序,建造機器車;在科技手工課上努力實踐,學習飛機飛行的原理,制作竹蜻蜓。在充滿實踐創新趣味的課堂中,同學們激發了自身科技創新的青春力量,提升了科技創新的學習意識。

關鍵詞五:活力
在閉營儀式上,初二(2)班陳瑤同學以“竹編”等非遺文化為重點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在課堂上我們學習了竹編的編織方法以及了解了竹編的發展。“一壓一挑”壓住的是不和平,挑起的是新中國,新時代青年應勇挑重擔,不讓非遺流失。
瀘州高中初中部副校長張琦告訴同學們:強者的驕傲,需要對自我有更嚴格的標準;英雄的自信,來自對強大無止境的追求。她希望同學們擯棄懶惰、勤奮上進,將在實踐活動中學到的精神延續到將來的學習生活中,不忘記自己的雄心,不辜負自己的才能,書寫自己的青春,綻放生命的精彩。

青春的模樣是什么?青年的精神是什么?
瀘州高中初中部的同學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留下了新時代青年們蓬勃生長、迎風向上的故事,寫下了對“青春是什么”生動的注解和真摯的回答。愿他們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激揚青春、筑夢前行,書寫自己的開闊人生,奏響時代的奮進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