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公布第九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現場展示案例名單的通知》,在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限額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專家遴選推薦、綜合評議、集中公示等環節,全國確定了149個現場展示案例,其中,瀘州高中化學組李萍萍老師的說課作品《基于花青素和半透膜探究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原理》成功入選。
▲四川省入選名單(共9人)
在比賽的過程中,王輝老師領導化學教研組團隊精心設計比賽的準備流程,構建資料組、實驗組、技術組、教材組、戰略組五組并行的架構協助李萍萍老師設計實驗說課。
說課主題研究期間,李萍萍老師先后嘗試了近十種實驗方案,分析各個方案的可行性,最終在李萌老師和陳薪宇老師的建議下,確定了最終的說課主題和方向,許佳老師則負責跟進實驗研究的進度,督促李萍萍老師按時完成實驗研究。
確定了主題和方向后,李萍萍老師積極參考教研組老師意見,根據資料組和教材組提供的內容,深入研究了往屆全國實驗說課教學案例將近30例以上,始終緊跟高中化學教育領域前沿的教學思想、方法和策略,曾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里,都在化學實驗室中探索可以成型的說課實驗案例。
在經過無數次的日夜打磨之后,李萍萍老師在錄課過程中表現地非常熟練流暢,因此整個錄制過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

在獲得市級一等獎推到省上參賽后,瀘州高中磨課團隊和李萍萍老師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積極參考市級評委的建議,繼續在實驗室中深入研究,完善細節,彌補缺漏,從而在市級作品的層次上實現了更大的創新,一舉斬獲省級特等獎。
在接到要參與全國評選的通知后,省市校教研團隊指導李萍萍老師繼續深入研究,細致探索,參考教研組團隊的建議,將成型的作品背后所承載的實驗精髓與教學理念轉化成教學設計的形式參與全國評選,最終獲得展評的機會。在第九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中被為“2023年度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能手”。
《基于花青素與半透膜探究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原理》這一教學實驗案例是我校化學教師根據新課標結合學生實際學情,解決學生認知困難的創新實驗。
實驗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具體認識其反應原理,對實驗材料、指示劑進行了創新,學生可以通過溶液顏色、氣泡的產生具體觀察到反應過程中碳酸氫鈉的生成,以及二氧化碳的出現。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進行實踐操作解決問題。希望通過這樣的實驗探究活動,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李萍萍老師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這是她工作的第五年。在學生眼中,李老師是一個既對學生嚴格要求,也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她的課并不局限于講解課本,而是讓同學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去感受那些化學變化發生,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化學這個學科中來。她經常反思自己的課堂,找學生詢問自己的教學效果,找到自己教學中的短板進行改正,使自己的課堂更加完美。
從瀘高講臺到省級特等獎,從特等獎到全國實驗教學能手,李老師在此次比賽中的收獲,離不開她的腳踏實地和努力付出,也是省市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全力保障,各級教研力量通力協作的結果。為了實驗順利開展,學校對實驗室進行了優化改良,購買了數字實驗傳感器設備,創造了一個理想的實驗研究平臺。
在整個準備過程中,學校持續關注李萍萍老師的準備情況,盡最大的努力為李萍萍老師的說課比賽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