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專業優勢轉變為教育教學優勢
——記瀘州高中生物高級教師王志華
2003年3月,瀘高高三某班的同學們驚奇地發現,他們的班長居然沒有參加 “一模”考試。要知道,“一模”考試對高三學生來說那是太重要了,“一模”考試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補救,而且其考試成績是填報高考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那時,還不像現在這樣是得到了高考成績后再填志愿,考生需要參考高三階段的幾次重要考試成績,再根據高考的具體發揮情況來填報志愿。這樣重要的考試,這位班長為什么沒有參加呢?王志華老師經了解得知,這位班長是生病住院了,而且從小學以來,凡遇到升學考試等重大考試,他都要生病住院。因此,這位各方面都十分優秀的班長,唯獨考試成績不理想。作為曾經擔任過心理輔導老師的王志華敏銳地感到這個班長生病可能是對考試過度焦慮造成的應激反應。經過交談,在證實了自己的推測后,王老師多次對這位班長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幫助他逐漸克服了考試焦慮情緒,使他在高考時再沒有出現生病住院的現象,最終順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王志華老師就是這樣,遇到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喜歡從心理學、生物學的專業角度進行思考,而且總是能夠切中肯綮,給學生提出有效的建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不愛學習了,他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學生調皮搗蛋了,他幫助學生轉移關注點;學生感到孤獨了,他幫助學生走出封閉自我的泥淖;學生和家長產生矛盾了,他幫助學生學會與家長的溝通技巧。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王老師幫助學生邁過了學習、生活中的一道道難關。
除了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外,王老師更注意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運用心理學、生物學專業知識,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效率。
學生在沉悶的課堂上最容易走神,王老師就根據青年學生的心理需求,著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創設愉悅的課堂情境,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獲取知識。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生物現象來勾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或者用生動的比喻來闡釋抽象的理論知識,再輔以幽默風趣的語言,使課堂上不乏熱烈的討論和會意的笑聲,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非常集中。在學校向學生征求對各科教師的意見中,有不少學生寫道“幽默風趣,能讓我們在輕松的氣氛中學到知識”,“講得好,調動了課堂氣氛”, “我喜歡這樣的教學風格”。
王老師還聯系生物學中“反射活動及神經中樞的調節”相關內容,提出“以一種活動替換另一種活動,是積極的休息方式”的見解,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他要求學生舍棄長時間只從事某一種學習活動的習慣,改為對各科的學習交替進行,以及對某一學科的讀、寫、聽交替進行。這樣,就避免了單調造成的學習疲勞,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正是由于善于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把專業優勢轉變成了教育教學優勢,王志華老師被評為“瀘州市首屆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被中共瀘州市委組織部等九部門表彰為“青年崗位能手”。
瀘高2003級1班的學生高考結束后在新浪網同學錄上評選最喜歡的老師,王志華老師以高票當選。現在,他所教的班級的學生們仍然非常喜歡這位有著扎實專業知識而又幽默風趣、態度和藹的生物教師,因為,王老師能夠給他們的成長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