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高級中學校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Middle School
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 首頁 => 學科中心 => 教研組 => 生物 => 科研動態 => 文章正文
瀘州市2013年生物骨干教師培訓 答辯題
發表時間:2014-9-27 23:13:45 來源:特級教師——王志華 編輯:生物
點擊/評論:8366/0

瀘州市2013年生物骨干教師培訓   答辯題

                                                                                    命題  王志華

 

第一部分  關于課堂評價

 

1、簡述講評課的教學原則。

及時性原則   及時講評,不拖延。在學生遺忘習題(試題)之前講評。

選擇性原則   分清主次緩急,內容安排詳略得當,課堂處理輕重得宜。考慮取舍(講哪些?不講哪些?),考慮輕重(著重講哪些?簡要講哪些?)考慮先后(先將哪些?后講哪些?從哪里入手?在哪里收尾?)。

鞏固性原則   讓學生在知識上鞏固,在能力上提高。

創新性原則   溫故知新,舉一反三,變式拓展。

主體性原則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參與、體驗解題的思維過程。要留給學生時間動手動腦。

 

2、在當前推進課堂結構改革的活動中,你認為該怎樣做才能有效?

  首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和理想,改變學生被迫學習為主動學習,一定讓學生做到“我(學生)要學”,而不是我(學生)被迫學。

  其次,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時間,不要教師一言堂、不要滿堂灌。

  第三,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創建學生教學生的課堂。

  第四,教師要多關注沒有參與課堂的學生,這些學生基礎差,膽子小,臉皮薄,千萬不要讓這些學生在課堂改革中掉隊。

 

3、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體現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要留給學生時間動手動腦,不要滿堂灌,不要一言堂。

   從教師本位轉變到學生本位,不追求“我(教師)講完了,要追求我(學生)學會了”。

   以學定教,一切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過程的設計,都以學生學習進步的需要為宗旨。

   

4、在課堂結構改革中,一般認為新課堂結構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環節是什么?

   導學(教師引入課題)、探究(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課題)、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探究成果)、展示(確認展示學習成果)。

                           

                    第二部分  關于教師修養

1、瀘州市教育局對瀘州市中小學教師有哪五項紀律規定?

   ①嚴禁教師散布、傳播反動或黃色言論;

②嚴禁體罰、變相體罰、歧視、侮辱、性侵學生;

③嚴禁向學生及家長推銷學習資料、用品;

④嚴禁組織或參與針對學生的有償補課和托管;

⑤嚴禁上課使用手機。

2、你認為教師正確的學生觀是什么?                  

① 師從性。學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他們缺少知識和經驗,缺少(學習)過程和方法,缺少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他們需要接受教育,需要經過教育才能成為有自主意識的能夠自立的人。首先,他們必需要接受“養成教育(成長、成人)”,其次,有可能的話,接受“升學教育(成才)”。

② 差異性。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天賦,不同的基礎有不同的發展速度。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權利,承認他們在發展方向、發展速率的差別,保證不同的學生得到充分的、有個性的發展。

 

3、你認為,教師的修養應有哪幾個方面?

第一,過樸素生活的平民思想,恪守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教師職業是公益事業,是為公眾服務,不是與“經濟”和“生意”打交道。它的價值在于“桃李滿天下” ,在于學生們認為教師“在某些方面有影響力”,在于 “能夠受人尊重”。因此,教師要認可清平,甘于“清平樂”。一個教師有高尚的師德覺悟,表現在堅定不移地熱愛和獻身教育事業,自覺地把個人生命的意義、價值與教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養學生,當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第二,一定的教育教學工作理論修養,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去研究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修養,教育教學工作的正確思想和方法的修養。

關于教育教學工作理論。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蘇霍姆林斯基說:“師愛是一種理智的人道之愛,這種愛建立在對學生的人性和個性的深刻認識與理解的基礎上。要真正實現這種愛,教師需要成為心靈與理智和諧的人,一個善于觀察了解學生世界的人,一個自身精神世界不斷豐富的人”。按照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以教材為中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活動中,通過溝通、交流與合作,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與自我發展的活動。課堂是社會交往的舞臺,學生不僅在這里學習知識,也在這里學會交流。

關于運用教育教學工作原理去研究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我們應該堅信理論來源于實踐并高于實踐,要善于運用理論去指導實踐。教師要傳道,應該是有德之人;要授業,應該是一個專家;要解惑,應該是個知者、能者。

 關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思想和方法。學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他們缺少知識和經驗,缺少學習過程和方法,缺少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天賦,不同的基礎有不同的發展速度。有的學生有讀書的天賦,有的學生天生不喜歡讀書;有的學生數學或物理好,有的學生則是語文好。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應該做的,不僅僅是招好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教好學生,那就必須因材施教,不能只是看學生的“分數”,更要看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學習的態度和價值觀。學生進學校讀書,這是人生的經歷。在這個經歷中,學校教育是雙重任務:一是養成教育(成長、成人),二是升學教育。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初等教育尤其如此”

第三,團結同志,遵守紀律的修養,密切聯系家長和同事的修養。中共一大代表后來分化非常大,他們的經歷給我們后人深刻的啟迪:信仰堅定,才能成就事業。一個人只有置身于組織中,才能有所作為,個性缺陷,是造成人生悲劇的原因。陶行知說,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律己,以互助合作精神待人,以科學方法治學。教師和家長、同事(包括領導)的關系,一是合作關系,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同事的支持、幫助、理解和關心;二是認同關系。多年來,我們發現,很多學生不好教,甚至教不好,找原因時發現,家長和老師之間相互不認可。我有感言:教師只有同時受到學生認可、家長認可、同事認可,才是好教師。

 

 

第三部分  關于課程標準

1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提出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為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其中前三項是在《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要求的基礎上提出的,第四項是在高中階段提出的,體現了對初中階段課程理念的繼承和發展。

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是高中生物課程的核心任務。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就是提高學生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

2面向全體學生是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首先意味著每一個高中學生要完成課程標準中必修部分內容的要求,打好共同基礎;同時,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權利,承認他們在發展方向、發展速率的差別,保證不同的學生得到充分的、有個性的發展。

3倡導探究性學習是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探究性學習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通過類似于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科學知識,逐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重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還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從不同的角度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倡導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并應用生物學知識。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從學以致用的教育價值觀出發,旨在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形成科學的態度和世界觀,并能運用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參與公眾事務的討論或作出相關的個人決策。

 

2高中生物課程的具體目標涉及哪幾個方面?

具體目標是對總目標的解釋和具體的細化,提出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

知識,如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知道生物科學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如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能力,如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確認變量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

 

第四部分  關于教材內容

 

1、《分子與細胞模塊的主要內容及其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價值是什么?

該模塊內容包括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代謝、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細胞生物學方面最基本的知識,是學習其他模塊的基礎。該模塊有助于學生較深入地認識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理解生命活動中物質的變化、能量的轉換和信息的傳遞;領悟觀察、實驗、比較、分析和綜合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應用;科學地理解生命的本質,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2、《遺傳與進化模塊的主要內容及其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價值是什么?

該模塊的內容包括遺傳的細胞基礎、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的基本規律、生物的變異、人類遺傳病、生物的進化六部分。該模塊有助于學生認識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了解遺傳變異規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領悟假說演繹、建立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理解遺傳和變異在物種繁衍過程中的對立統一,生物的遺傳變異與環境變化在進化過程中的對立統一,形成生物進化觀點。

3、《穩態與環境模塊的主要內容及其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價值是什么?

該模塊的內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調節、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種群和群落、生態系統、生態環境的保護等知識。該模塊有助于學生認識發生在生物體內部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統的穩態,認識生命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性;領悟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形成生態學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第五部分  關于考試大綱

1、對于同一教材內容的教學要求,考試大綱與課程標準的要求一致嗎?舉例說明。

很多內容的要求一致,也有不一致的。如,

知識內容                  考綱要求    課標要求

1)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2)基因重組及其意義

3)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4)植物的組織培養

5)人腦的高級功能

Ⅰ      

6)群落的演替

Ⅰ        


2、《考試說明》(考綱)關于考試內容中,有哪幾大能力要求?

高考生物學科所要考查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

  (2)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

  (3)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實驗與探究能力

  (1)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與要求表”所列的實驗與探究,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2)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3)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搜集處理數據等,并能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

    (4)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與探究方案做出恰當的評價和修訂。

  獲取信息的能力

    (1)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綜合運用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

 

3《考試說明》(考綱)如何描述試題難度的?

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第五部分  關于學科建設

4、市級骨干教師應在哪些方面做好具體的帶頭表率作用?

① 思想作風方面: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克服倦怠。

② 生活作風方面:團結同志,遵守紀律,服從安排。

③ 工作作風方面: 嚴謹務實,勤奮學習,勇于進取。

④ 教師專業知識修養方面,具有帶頭表率作用。

⑤ 教師專業技能修養方面具有帶頭表率作用。

⑥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方面具有帶頭表率作用。

5、應該怎么做好一個市級骨干教師?

① 做恪守教師職業道德的模范。

 ② 做有教育教學工作理論修養的模范。

③ 做有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去研究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修養的模范。  

④ 做具有教育教學工作的正確思想和方法修養的模范。  

⑤ 做具有較高教育教學專業技術、技能修養的模范。

⑥ 做團結同志,遵守紀律,服從組織的模范。

6、個人的發展與教研組、縣學科組、市學科組、省學科組建設的關系?

① 個人發展主要是指教師職業專業發展。包括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發展;教師職業技能水平的發展;教師職業知識水平的發展。個人發展的基本要求:加強業務學習,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堅持參加教研活動 ,促進自身的教研教改;積極培養青年教師, 保證教研工作后勁十足;隨時關注教學改革的新動態,注意收集新信息,及時更新教育思想;學習各地教研組建設的有效途徑,分享成功的經驗和體會。

② 學科教研組是學校實施教學管理,開展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是發揮教師集體力量,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的基本組織單位。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研討 ,生發教育能力和產生教育智慧的源頭 ,更是促進教師業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平臺和陣地。加強教研組建設,對促進教師發展、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 個人的發展與教研組建設的關

  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個體與全體的關系。榮辱與共,相互促進,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的關系。

④ 個人的發展與縣學科組建設的關

   個人發展促進縣學科發展,縣學科發展帶動個人發展。

⑤ 個人發展與省學科組建設的關系

 



來源:特級教師——王志華  編輯:生物
av少妇激情中文字幕,国产又黄又爽一级黄片,久久国产色AV老熟蜜臀aV,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浪潮久久久AV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